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HNO3后形成和防止形成第二有机相的各影响因素。以Gd代表稀土,探讨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稀土时DHDECMP浓度、TBP浓度、水相HNO3浓度和温度对有机相萃取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60mol/LDHDECMP-1.40mol/LTBP/煤油能有效避免第二有机相的形成,又能满足工艺负载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DHDECMP从强放废液中分离和回收锕系—镧系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章在单级萃取实验的基础上,以串级萃取的实验方法,用30%DHDECMP-DEB从模拟动力堆核燃料后处理1AW强放废液中,进行了分离和回收锕系-镧系元素的工艺研究。串级实验是在共萃取槽R-A;分离槽R-B;反萃取槽R-C三个槽进行的。经过共萃取槽后,从强放废液中提取了全部α-放射性核素;经过分离槽后,使Pu,Am,Gd等三价锕系-镧系元素与U,Np分离;经过反萃取槽后,回收了Np和U。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产的双官能团萃取剂N,N-二乙胺甲酰甲撑膦酸二己酯(DHDECMP)对高放浓盐模拟料液中去除锕系元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对中国现有的两种浓盐高放废液模型料液中的铀、镎、钚和镅的萃取分配比进行了测定。对最难去除的镅(萃取分配系数最小,约为7)作了串级实验(四级萃取、二级洗涤,流比AF:AX:AS=1:1.5:0.5),镅从模拟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HNO3后形成和防止形成第二有机相的各影响因素,以Gd代表稀土,探讨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稀土时DHDECMP浓度,TBP浓度、水相、HNO3浓度和温度对有机相萃取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60mol/LDHDECMO-1.40mol/LTBP/煤油能有效避免第二有机相的形成,又能满足了工艺负载是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温度对NaF吸附NpF_6影响的研究,确定了UF_6和NpF_6共吸附的最佳温度为15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次“四步法”工艺试验,并在最后一次达到了较好的结果:收集到的U占原始量的90.8%,含Np占原始量的2.8%;收集到的Np占原始量的70.1%,含U占原始量的2.8%。物料衡算U为95%,Np为79%。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Ce_2(C_2O_4)_3↓—MnO_2↓—TBP萃取法从鈾裂变产物中分离制备无載体Zr~(95)-Nb~(95)混合指示剂的方法。希土系用Ce_2(C_2O_4)_3共沉淀去除,MnO_2沉淀浓集Zr~(95)和Nb~(95)的同时分离Cs~(137),Sr~(90)等其他裂片元素;然后在高硝酸浓度下用TBP萃取回收无載体Zr~(95)-Nb~(95),以除去非放射性杂质及Ru~(106)等的沾污。得到的产物(Zr~(95)-Nb~(95))純度較高,Zr~(95)及Nb~(95)的回收率均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8.
概要介绍国内外从核燃料后处理高放废液中分离回收锕-镧系元素的工作进展,并对主要的流程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一、引论在许多文献上都报导了从铀的裂片溶液中制各无载体Nb~(95)的方法。其中有用碘酸钍作载体从被照射过的硝酸铀酰中把Zr-Nb载出,然后用K_2CO_3熔融法分离Zr和Nb的方法;或者用二氧化锰作载体从铀的裂片产物中分离出Nb~(95)[2,3]的方法。也有用离子交换法来达到分离目的。在文献[5]中提到用硅胶柱吸附法直接从硝酸铀酰中吸附Nb、Zr,接着用草酸  相似文献   
10.
双配位基有机磷萃取剂能够有效的从酸性核废液中直接萃取回收锕系和镧系元素。Siddall首次合成了这类化合物,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目前已用于中间工厂规模冷实验阶段。本工作在文献[5,6]的基础上,研究DHDECMP萃取分离Pu(Ⅳ)-Am(Ⅲ)。由于DHDECMP在酸性介质中,对钚及超钚元素均能定量萃取而难以分离,本工作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