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在反核走私、防核扩散和核恐怖中产生的新学科——核法证,及其核法证中化学分析的重要作用和要求。综述了化学分析技术在核法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核法证中化学分析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用压力-体积-温度(P—V—T)法研究了铀和铀铌合金与氢气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预处理可以缩短铀和铀铌合金试样与氢气反应的孕育期;加热预处理温度(600-700℃)对铀和铀铌合金与氢气反应的影响不同。加热预处理温度为600℃、反应温度为200℃时,低碳铀、高碳铀、铀-7%铌合金和铀-3.5%铌合金与氢气反应的活性依次增强。因此,高碳铀和铀铌合金比低碳铀更易于与氢气反应。  相似文献   
3.
拉曼和红外光谱在核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个方面综述了拉曼和红外光谱在核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拉曼和红外光谱被广泛应用于对核材料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对核材料的在线腐蚀研究。根据核化合物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图还可以对其进行分子理论结构研究,运用化学成像技术分析样品表面的物质分布等。大量的研究表明,红外和拉曼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在核材料研究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属铀热氧化腐蚀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认识金属铀环境腐蚀的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获得了金属铀与空气热氧化反应产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图.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铀表面首先出现活性腐蚀亮斑,并逐渐积累长大,主要氧化产物UO2在260℃以上开始转化为U3O8.同时,200℃以上温度条件下,铀表面的热氧化腐蚀速率明显高于较低温度时的氧化反应.研究结果将为改善防腐措施、提高核燃料的安全可靠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准确测定铀铌合金中氢的影响因素。样品的形态对氢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屑样中的氢量比柱样中氢量大很多,因此,柱样中的氢量更接近真实值。铀铌合金中的氢量主要来自表面吸附。真空热抽取法和惰气熔融法的测氢结果基本一致,真空热抽取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8%。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现代数据采集系统的概念及Visual Basic6.0软件的功能特点,同时叙述了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铀氢反应实验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硬件构成、原理和软件设计的特点。实验表明,该实验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速率为10次/s,系统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小于0.5%。  相似文献   
7.
金属铀氧化的显微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原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学金相、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原位研究金属铀在大气环境、干燥空气和饱和水汽下,20~400℃的温度范围内样品显微形貌和氧化产物的变化情况,鉴定夹杂物、不同微区的腐蚀产物.铀在大气环境条件下吸附O2、H2O和CO2反应生成二氧化铀、铀酰化合物和碳酸铀等,干燥空气中加热后首先出现活性腐蚀亮斑,逐渐积累长大发生点蚀,并由UO2转变为U3O8.在饱和水汽中缓慢升温,UO2在260~280℃转化为U3O8.  相似文献   
8.
金属铀环境腐蚀的表面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扫描开尔文力显微镜,在线研究了金属铀在大气环境中、一定温度范围内样品表面腐蚀的微区形貌和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金属铀在室温时表面微区形貌呈球形凸凹粒状不均匀分布,且在颗粒边缘和凹坑处表面电位较高,易发生点蚀。在大气环境条件下会吸附空气中的O2、H2O和CO2反应生成UO2、铀酰化物和碳酸盐等,不同温度加热,铀表面首先出现活性腐蚀亮斑,并逐渐积累长大,其主要氧化产物UO2在260℃以上开始转化为U3O8。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高频加热红外吸收法测定金属铍中碳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钨锡粒、钨粒+铜粒等助熔剂对铍粉中碳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铍粉称样量为100mg时,加入1.8g的钨锡粒助熔剂,可使铍粉中的碳释放完全。当铍粉碳含量为800μg/g左右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碳的加标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10.
环境大气氚的测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环境大气中氚的来源,并描述环境大气氚浓度测量系统的组成与测量原理。研究了累积氚取样装置中催化炉的催化温度和气体流速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冷阱冷却温度对氚回收率的影响,刻度了氚电解浓集装置的回收率,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某核设施周围环境大气氚浓度。结果表明:在催化温度为350℃、催化效率为98%、电解浓集装置平均回收率为54%的实验条件下,本测试方法可高灵敏度地测定特定范围内外环境低水平大气氚浓度变化,探测下限可达0.1Bq/m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