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借助油气地球化学评价手段,将岩石热解技术引进铀矿地质研究领域,定量检测DS砂岩型铀矿床中的烃类(油气)组分,分析铀矿砂岩的含油气级别,揭示铀矿床与油气之间的内在关联。该测试方法对于砂岩型铀矿床的有机物质分析具有推广意义,是研究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以识别主砂体为主线的陆相盆地产铀远景评价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前人所做的盆地产铀远景评价的判据进行评述,引入以识别主砂体为主线的陆相盆地产铀远景评价体系。该体系以识别有利主砂体为主线,进行主砂体的成因分析,进而确定主砂体形成的沉积体系,并通过探讨在不同类型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确定不同类型盆地主砂体发育最为有利的时期(即预期找矿目的层),构成一个盆地产铀远景评价体系。此外,还讨论了主砂体沉积之后的构造运动对砂岩铀成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层间氧化带发育过程中,会形成红色氧化带。潮湿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灰色岩层遭受氧化后若呈现红色较易与原生红层区分。但在干旱—半干旱古气候条件下的局部环境中形成灰色砂岩夹红色泥岩沉积,灰色砂岩遭受氧化后若呈现红色,使剖面上全部呈现红色,极易与原生红层混淆,若将其认定为原生红层,则可能会失去良好的找矿线索。主要以松辽盆地西南部的上白垩统姚家组为例,该套地层是在干旱—半干旱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但在钱家店凹陷及其周边分布的灰色砂岩具明显的原生沉积成因,部分可能为后生还原形成。该区灰色砂岩氧化后主要呈红色,并且为钱家店铀矿床的控矿氧化带。通过细致对比与分析,建立后生氧化红层的判别标志,使在生产和科研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将其与原生红层区分开来,拓宽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4.
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演化关系密切。根据盆地充填序列和后期 改造特征,将西胡里吐盆地演化划分为盆地发育阶段和盆后改造两大阶段,并论述了盆地发育阶段断陷期、扩张期、萎缩期、消亡期的演化特征以及盆地后期改造的特点。盆地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形成砂体的规模、连通性、空间展布、隔水泥岩的稳定性等特征决定了盆地内铀矿化类型和空间展布特征。断裂构造改善了盆地的水动力条件,为铀矿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盆地充填后,长期隆升于地表遭受风化剥蚀,岩石中的孔隙没有因为压实作用而大量损失。砂岩中火山碎屑含量较高,在地表强氧化环境下发生蒙脱石化和沸石化,加大了地浸开采的难度。盆地内的铀矿化以潜水氧化带型为主,呈层状分布在盆地北部,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模。通过对各种条件的综合分析,将盆地中部第二亚盆北缘作为下一步勘查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砂岩型铀矿的综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砂岩型铀矿的综合预测模式和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开发了成矿信息提取软件。基于GIS平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建立了多源勘查信息数据库,构建了砂岩型铀矿综合数字找矿模型,完成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预测可快速缩小找矿靶区,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详细剖析了潮水盆地中侏罗统青土井组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共识别出23个短期、3个中期和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潮水盆地南北亚盆地青土井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并对MSC1-3沉积相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MSC2是砂岩型铀矿赋存最为有利的层位。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18~30日,由国土资源部主办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航测遥感中心、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华地质矿山总局、武警黄金部队和六大区所,以及各省地质调查院、地质勘查院约11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汪民、关凤峻、王宗亚、钟自然、刘连和、叶天竺、王国平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