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对磷酸酯的辐射稳定性研究均集中在磷酸三丁酯方面。由于磷酸酯之萃取性能随烷基碳链结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了解磷酸酯的烷基结构与辐射稳定性的关系是有意义的。我们曾比较过磷酸三丁酯各异构体(磷酸三正丁酯、磷酸三异丁酯和磷酸三仲丁酯)的辐射稳定性。本文报导了二种低磷烷基磷酸酯(磷酸三甲酯和磷酸三乙酯)的γ辐解结果。关于磷酸三甲酯和磷酸三乙酯辐解的报导很少,且数据很不完整,亦未报导剂量对辐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锂盐-冠醚络合物化学交换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种锂盐-冠醚络合物的两相体系进行化学交换并确定了平衡单级分离系数。证实了同位素效应与两相化合物种的键强差有很大关系,揭示了影响分离系数的因素。找到了一种迄今尚未公开发表的4甲基-苯并-15-冠-5体系,其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的单级分离系数达到了1.035—1.047。环己基-15-冠-5体系单级分离系数为1.035。在没有价态变化的条件下进行~6Li的浓集。所有情况,~6Li均浓集在有机相中。采用一种新的大有机阴离子——三氯乙酸根作为对离子进行萃取,代替Jepson使用过的三氟乙酸(HTFA)。研究了溶剂对分离系数的影响,采用介电常数稍高的1.2-二氯乙烷为溶剂,物化性能好、两相比重适宜,有利于同位素分离。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大环效应是显著的。展示了锂盐-冠醚络合物化学交换体系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的前景是乐观的。进一步为发现新的体系,探讨工艺应用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色层分离-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是为分析测定动力堆元件、UO_2粉末和芯块中痕量Li、Na、K和Cs而研究建立的标准分析方法。样品用HNO_3溶解后调成5.5 mol·l~(-1)HNO_3介质,通过TBP色层柱,将待测元素与U分离。分别用FAAS和TAES法测定淋洗液中的Li、Na、K和Cs。取样量为0.5g时,4个元素测定下限均为2×10~(-6)。K和Na含量为10×10~(-6)、Li和Cs为5×10~(-6)时,加入回收率为96%-106%。相对标准偏差在7%以内。  相似文献   
4.
<正> 三 丙 纶 在意期间由Anic公司安排陪同参观了两个丙纶生产工厂(意大利北方的Dele Bion长丝厂和米兰附近的Polymakon短纤维厂),另外与Snamprog-etti设计公司就丙纶纤维厂建设中值得注意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正> 一 前言 我们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与美国婆罗涅公司(Bouligny),在1984年9月签约,共同开发环形冷却吹风(简称环吹风)的聚酯POY纺丝新设备和新工艺,该纺丝机每个部位8个纺丝头共用一个环吹风筒套。其硬件由婆罗涅公司提供,1985年5月起安装调试,双方合作进行了一些工作。之后,由我方继续进行开发应用,在改进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正> 1981年3月3日至4月21日由纺织部组织部化纤局、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浙江平湖化纤厂有关工程师赴意大利化纤厂进修实习。意方接待单位是ENI集团的Anic公司。实习成员先后在Ottana工厂、Polymekon工厂、Delebion工厂、Carpefin工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氢化锂中钠、钾、钙、镁、铜、铬、铁、锰、镍的测定条件,利用基体锂消除共存元素对测定钠、钾、钙、镁的影响,并在单道单光束无氘灯背景校正的仪器中,采用氘空心阴极灯测定了基体锂的E—λ吸收曲线,用此扣除背景对镁、铁、锰、镍等元素的干扰。各元素的测定范围为钠120—1200ppm,钾50—500ppm,镁7—70ppm,钙40—320ppm,铜和锰各为5—50ppm,铬40—400ppm,铁40—320ppm,镍40—200ppm。测定的精度<±6%。回收率115—95%。铝、硅对钙的干扰用加入镧或锶盐的方法消除。  相似文献   
8.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Cs,具有操作简便、方法灵敏、快速和受干扰少等特点。文献中曾报道用此法测定油田水及卤水中的Cs和矿石中的Cs等。本工作研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137)Cs源浸泡液中的微量Cs,从而为~(137)Cs放射源的研制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并为在各种情况下,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 一 前言 涤纶长丝的工艺技术路线主要有低速纺,中速纺和高速纺三种。本文主要讨论了这三种工艺路线所纺制的卷绕丝在存放过程中纤维结构、力学性质、后加工性能的变化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从而科学地推断出它们在实际生产放置过程中达到结构和性能基本不变所需要的“平衡时间”,为生产上合理选择存放时间提供依据。这对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