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工作运用TALYS程序对中国评价核数据库中重要结构材料核Ta的全套中子数据进行了模型计算。根据中子与^181Ta反应的全截面、弹性散射截面和弹性散射角分布的实验数据,对Koning和Delaroche给出的中子普适光学势参数进行调节,得到一组适用于能量范围在0.1~30MeV之间、中子与^181Ta反应的光学模型势参数。  相似文献   
2.
中子引起的轻核反应是核数据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核数据库中氘核中子反应截面的计算结果局限于采用s 波可分离势,且入射能量在20 MeV以下。需要发展三体核反应的法捷耶夫方程理论方法,采用超出s 波的核子 核子相互作用,从而对更高能量范围内氘核全套中子反应截面做出准确的描述。本文介绍了利用法捷耶夫方程计算n+d三核子反应体系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破裂反应、破裂反应出射中子和质子的双微分截面的理论框架及数值计算结果,同时计算了弹性散射总截面和破裂反应总截面的激发函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及CENDL 32、ENDF/B Ⅷ.0、JENDL 5、JEFF 33等数据库中的评价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最小二乘不确定度传递方法,建立235U中子裂变核反应截面模型依赖型与非模型依赖型协方差评价体系。通过针对实验测量较丰富的中子反应总截面、辐射俘获、(n,2n)等核反应实验数据不确定度源项分析,为协方差评价提供实验基础,并给出对应核反应截面的非模型依赖型协方差评价数据。通过开展快中子能区235U核反应理论模型参数灵敏度计算与分析,导出实验测量缺乏的核反应截面模型依赖型协方差评价数据。经上述系统评价,所得协方差数据与核反应截面中心值研究过程自洽、物理合理,并按国际标准ENDF-6格式输出,便于核工程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主研究的音视频编码标准AVS3在AVS2的基础上引入了许多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编码效率,同时提升了编码时间复杂度.为了推进AVS3编码标准的商用,必须研究降低编码时间复杂度,力求达到实时编码.为此,从图像频域特征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图像DCT系数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快速算法,在DCT系数反映出的图像纹理角度基础上结合统计算法预测得出当前PU块的纹理角度,从而减少帧内预测过程中的预测模式遍历.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带来平均39%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且在高分辨率和纹理复杂的情况下综合性能更优,时间复杂度最高降低46%.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核反应理论计算程序MEND G,针对200 MeV能量范围内光子诱发142~146,148,150Nd的核反应数据开展了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多种光核反应测量数据,筛选出以实验数据作为理论计算依据;利用8种经典的光子强度函数模型和准氘模型,描述光子吸收截面;在此基础上,采用MEND G程序对142~146,148,150Nd开展光核反应理论计算,并通过优化6个Gilbert Cameron能级密度参数,得到适用于Nd天然稳定同位素的普适能级密度,同时针对142,143Nd得到与实验结果符合更好的定域能级密度参数。通过对分光中子出射截面的系统分析,建立了ENDF 6格式的光核反应数据。结果表明,推荐的光核数据合理,与实验测量数据一致性较好,该数据已收录在CENDL 32光核子库中。  相似文献   
6.
光核反应数据在辐射损伤、反应堆剂量、加速器屏蔽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本工作基于MEND-G程序,对200 MeV能量范围内光子诱发50,51V核反应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给出包含中子、质子、4He等主要出射粒子的核反应的数据;对光子诱发V同位素核反应的实验测量进行自洽性分析,结合光子强度函数和准氘模型,将光核反应吸收截面计算能力提升到200 MeV,为光核反应理论计算提供数据基础。经系统比对,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一致性很好,数据收录在即将发布的CENDL-3.2光核子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7.
中子诱发裂变核反应的反应机制十分复杂,需由光学模型、复合核模型等共同描述,因此需同时对大量参数进行调节才能正确描述裂变核反应数据。本文在FUNF裂变核反应模型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最优化方法MINUIT,结合MPI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了MINUIT对裂变核反应调参的工作原理,并以中子诱发238U的裂变核反应为例,验证了裂变核反应数据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主要是开发和应用TALYS模型程序。TALYS是荷兰的核研究和顾问集团NRG(前ECN)的Koning牵头负责研制的,主要基于光学模型、带宽度涨落修正的Hauser-Feshbach平衡态理论、两分量激子模型以及耦合道方法等理论模型。TALYS程序能够在较大能量范围(0.001-200MeV)和质量范围(12〈A〈339)内计算多种粒子(n,p,d,t,^3He,α,γ)入射引起的核反应,给出截面、能谱、角分布以及双微分截面等。  相似文献   
9.
陶曦 《仪表技术》2008,(1):34-35
论述利用USB2.0高速数据接口技术进行快速实时的数字图像采集、传输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的实现,同时对相应的固件程序设计进行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大规模预言缺少实验测量的裂变产物核反应截面数据,在整理现有(n, 2n)反应截面5 294个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相关的物理特征建立实验数据集,分别构建和训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极致梯度提升树模型学习数据。神经网络的隐藏层包含两个子网络,分别由2层各128个神经元构成。极致梯度提升树模型集成了16棵决策树。结果表明,虽然(n, 2n)反应截面实验测量数据大多集中分布在中子入射能量14 MeV附近,且相互之间存在分歧,本工作机器学习模型均可较好描述反应截面的实验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预言能力,对于缺少实验数据的情况同样与评价数据库基本符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平均相对偏差小于10%的数据占比超过85%。机器学习方法能为核数据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