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3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灰色草甸土上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P、K肥配施对WL-232HQ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当年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27.36kg hm-2,施P2O5 54.71kg hm-2,施K2O 281.33 kg hm-2时可获得鲜草最高产量77976.9kg hm-2.14个处理组合中,初花期以处理4(N2P0K2)和处理12(N2P1K1)粗蛋白的含量高;初花期的粗纤维含量小于25.0%的处理组合是处理8(N2P2K0)和处理10(N2P2K3),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9];初花期粗灰分含量处理1(N0P0K0)和处理9(N2P2K1)较低;并分析了N、P、K肥对WL-232HQ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依据2006年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精神,参考前人有关生态环境评价框架和指标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特点的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PSRRAD),并对模型的构建思想、参数意义和评价指标的具体计算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提供参考。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实际情况,PSRRAD模型将第四纪地质地貌与现代生态环境研究整合,提出第四纪地质脆弱指数概念,在生态环境胁迫分析中,提出衡量农牧交错地带农牧业环境胁迫程度的地农牧业生产量指数的概念,使生态环境先天与后天胁迫因子、自然与人文因子得以客观体现,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均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