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69篇
水利工程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美、日、欧洲共同体的纺织业,对流行纺织材料的要求有两个方面:即充分表现织物的手感及机械性能(曲磨强力与尺寸稳定性)的处理技术。为此,进行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织物的染整工厂,重新修正前处理、染色、整理工艺与技术的最佳化这一倾向很显著。尤其在整理方面,由于纤维材料的表面变化加工技术的增加和前处理的变化,如果不考虑缝制工厂的可缝性的变化是不行的。最近的特征是重新检查技术的工厂增多了,在再次探讨前处理、染色工艺同时,如何变更整理工艺以获得最佳的效果。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超快速汽蒸设备原系西德赫司脱公司所研制,作为纤维素纤维的活性染料二相法印花的汽蒸设备,具有占地少和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迄今已有34台机台分别在欧洲、美国、日本、尼日利亚等地使用。去年,日本取得了在日本生产该设备的许可,由平野金属公司承制。今年三月,第一台样机已试制完成。 据赫司脱公司介绍,用超快速方法可以  相似文献   
3.
最近,联邦德国出现制订限制纺织品游离甲醛规定的动向。虽然目前尚未实施,但据悉,目前已在积极研究日本的有关规定,并已明确工作服一类的甲醛含量规定在0.15%以内,这一规定较日本为宽,但因目前尚无具体测试方法,因此在未了解测试方法内容情况下,未能说是宽还是严。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纤维的变性技术十分重视,其中之一为电于束照射装置。该装置为法国AID公司所开发,日本长濑产业公司进行代销。该机的样机于1984年7月中旬安装于该公司横浜的服务中心,供用户进行试验。 这种电于束照射装置是在真空中以高电压使电子加速,将加速了的电子从空气中取出,通过照射物体,使物体发生化学反应。 据了解,目前已有应用电子束照射进行耐久性防水整理的专利。这种加工方法与等离子体接枝技术,都受到印染业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工艺学部助教木村光雄宣称,由他为首的研究组试制成一种对染料分子有亲和力,而且价格低廉的吸附剂,供印染废水脱色用。这吸附剂以工业下脚——纤维素为主要成分,例如造纸下脚、纤维素粉末、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大豆粉末、脱脂(旦白)大豆粉末、咖啡下脚、绿茶下脚等,与适当的多功能性交联剂,如二羟甲基乙烯脲(DMEU)、六羟甲基三聚氰胺(HMM),三丙烯酰基均三嗪(TAF)等反应制成,称作纤维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阪纤维技术研究所最近发表了涂料印花低温焙烘法。据介绍:一般涂料印花为了获得较好的牢度,在印花色浆中加用酸性催化剂,一般采用无机酸铵盐,其中以磷酸二氢铵应用最多。其焙烘温度为150 ℃、 4分钟。研究了若采用活性更大的催化剂,是否有可能用低温短时间焙烘,以降低能源耗用。结果采用了洗可穿整理低温焙烘所用的氯化镁与柠檬酸。  相似文献   
7.
一、检测方法和原理 测定织物、纱线的含湿程度方法,已有相当长的研究史,并且已经确立了几种可以实用的方法,例如电导率法、电容率法、微波法、红外线法、绝对烘燥检测法等。其中绝对烘燥检测法是较老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能用作连续检测,但为了确立前面四种检测方法,仍然必须以绝对烘燥检测法作为基础。即前四种方法,要与绝  相似文献   
8.
由日本通商产业省(即工商部)工业技术院与三洋电机空调设备公司共同研制的余热回收设备(热泵)已经试制成功,其样机已在某厂使用。该设备采用热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接枝表面处理装置是日本日光商事公司引进 SAC公司的技术,取得制造贩卖权,而在大阪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公开展出。 这一设备是以纤维的变性为目的,适用的纤维包括涤纶、丙纶、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粘胶、棉、毛等。应用的材料,是棉条、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染织经济新闻》1982年第1232期第1版的评论中说:在1982年初,美国加斯顿公司的泡沫整理机已发售36台,但几乎都在美国;其他型号的泡沫整理机在20家公司应用,也以美国为主。日本一部分工厂虽已采用了加斯顿的设备,但加工对象主要是整理方面。最近日本已提出了泡沫染色作为共同研究主题,并由小松精练承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