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0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硅岛掠影     
四、奇迹创造者九州IC工厂的青年女工,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经常跟专家们坐在一起开展议论,IC生产工序多达200~250道,影响生产的因素极为复杂.因此,必须依靠在生产第一线的全体操作人员发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才有可能把握它的全部过程,察觉每一个可能使产品中途天折的异常现象和波动.  相似文献   
3.
统计表明,2008年日本GDP为4.844万亿美元,中国为4.222万亿美元,只落后日本62204L美元。预计2009年中国经济可望增长6%~8%,而日本经济可能负增长。在中国GDP即将超过日本时,讨论“中日经济差距多大”,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不过本文讨论的是“中日经济差距”而不是“中日GDP差距”。从超越GDP的全面角度看,中日经济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 从某种意义上说,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就是物化了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本文拟从设备的角度介绍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造技术的一些近况。目前,日本集成电路企业生产的64KRAM(线宽3~2微米)占世界产量的80%,不少企业又计划在一、两年内开始生产256KRAM(线宽1.5微米)、同时,正在研制中的VLSI的线宽已突破(小于)1微米而进入亚微米的阶段。因此,实现微米,亚微米级微细加工是日本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面临的中心课题。电子束曝光是突破光波波长的局限,实现亚微米级图形加工的一个基本手段。但是,由于目前的电子束曝光机的加工速度慢,不适于  相似文献   
5.
三、信息化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在六十年代后半期至七十年代,日本曾掀起所谓“第一次信息化热潮”,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又掀起了所谓“第二次信息化热潮”。这两次信息化热潮的出现,反映了在新技术革命中占有核心位置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第一次信息化热潮以“点的展开”为特征,即主要以产业界和大企业、大城市为中心,开展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主要作为单机使用,彼此没有联成网络。同时,由于软件落后,许多购入计算机的用户未能把计算机充分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6.
五、产业的地区结构(布局)的变化由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对地理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产业部门的此消彼长,乃至产业部门结构的变化,必将引起产业的地区结构(布局)的变化。五、六十年代是日本的重、化学工业化时代,钢铁、石油化学、造船等工业是当时的“朝阳产业”,而这些产业最宜于建设在沿海工业区,结果日本的工业越来越集中于靠近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横滨、大板——神户、名古屋这三大都市圈,从1962年至1970年,每年约有120万至130万人流入三大都市圈,而从三大都市圈返回地方的人口仅为流入人口的十分之一。从1973年开始情  相似文献   
7.
七、超纯水——二级烧酒的价钱九州,号称为“太阳与绿”之岛,堪称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然而,对于IC工厂来说,寻找山青水秀的所在,不是为了观光,而是为了生产的需要。IC生产最怕污染,为了对付空气中的污染源—尘埃,有超净室作为主要手段。为了清除水中的杂质,有超纯水装置作为主要  相似文献   
8.
9.
统计表明,2008年日本GDP为4.844万亿美元,中国为4.222万亿美元,只落后日本6220亿美元.预计2009年中国经济可望增长6%~8%,而日本经济可能负增长.在中国GDP即将超过日本时,讨论"中日经济差距多大",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革命正在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及经济活动,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不仅促进新产品的出现,推动生产方法的革新,而且正在引起产业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变化,并向企业经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