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直接转矩控制和神经网络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机速度与各电气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合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观测的方案,该方案采用并联神经网络的方法构造速度观测器。经计算仿真和实验,该观测器可以实现无速度闭环控制的稳定运行,并且有较高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乙酸乙烯酯(VAc)在水中以过硫酸钾(KPS)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进行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探讨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和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Ac质量分数为30%,KPS:VAc摩尔比为1:2 000,聚合温度10℃,反应时间10 h,搅拌速度80 r/min,时聚合产物聚乙酸乙烯的聚合度达到10 848;当VAc质量分数为35%时,聚合转化率可达到96%,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944次方成正比;当搅拌速度达到200 r/min以上时,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以及转化率影的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陇西腊肉加工过程中亚硝胺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该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陇西腊肉各加工阶段亚硝胺的含量,监测pH、食盐、水分、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丙二醛(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亚硝酸钠残留量6种理化指标在各加工阶段的变化,并分析亚硝胺的生成与6种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原料肉中未检测出亚硝胺,亚硝胺总量在腌制阶段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晾晒阶段上升不显著(P>0.05)。其中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 NDMA)、亚硝基吡咯烷(N-nitrosopyrrolidine, NPYR)、N-亚硝基二苯胺(N-nitrosodiphenylamine, NDPHA)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N-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e, NDEA)、N-甲基乙基亚硝胺(N-nitrosomethylethylamine, NMEA)含量先上升后...  相似文献   
4.
全站仪以其完备的功能,简便的操作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矿山测量工具。全站仪具有角度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多种用途。内置专用软件后,功能还可进一步拓展。文章就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控制测量、碎步测量、数字化测图、采剥工程量测量、地形图测量及各种工程测量等方面的应用做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运矿车对运矿公路所产生的作用力及其对路面的破坏形式,通过对路料在养路过程中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级配路料铺筑运矿公路路面的强度构成特点,以及白云铁矿应用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新型车载减震检测方法,本方法利用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检测的加速度信号(系统在进行胎压监测的同时,自动为减震系统提供检测数据),并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提取出震动加速度值。给出了此方法的理论推导及其软件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7.
8.
在基于PNX1500 DSP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实现了H.264视频编码器,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案:利用PNX1500的MBS硬件处理能力计算半像素插值;在算法级简化了运动估计,提前判断宏块的跳过模式;在代码级,利用定制运算及编译优化选项,进一步提高了编码速度。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编码器可以实现对CIF格式视频流的实时编码。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对菲、茶及其甲基化产物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建立了利用GC-MS/MS检测泥页岩中菲、茶及其甲基化产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在各化合物0.5—200ng/mL范围内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5及以上,检出限分别为茶0.13ng/mL、2-甲基茶0.10ng/mL、1-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研究区沉积层序、岩芯特征、粒度特征、测井资料及录井资料的详细分析,对比总结了该地区的沉积模式和序列特征,研究表明地层抬升,气候潮湿,雨量充沛,造成西北部物源供应大,八道湾组沉积早期,研究区以辫状河沉积体系为主,随后,物源供应下降,加之快速湖侵,过渡为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