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机械仪表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达到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切除隔离,电流差动保护是适应应用场景极强的不二选择,但其要求配电网的保护业务信息具有可回溯拉齐同步的能力,即可追溯报文发生时刻,以适应电流差动保护的计算数据要求.主要工作如下:对基于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进行业务报文传输时延敏感性分析,得出敏感时间约束指标;其次,对时延产生的各个环节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评判;然后基于各个环节的时延特性,研究了相应的基于交换机延时可测时延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方法设计;最后,对时延数据的报文载体和采样回溯同步的时间约束作了说明.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基于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结合不依赖于外部时钟对时的交换机延时可测技术,可实现配电网保护控制的可靠性和速动性的统一性,且不会受外部时钟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电网分压线损统计中,供电量大但管理水平较低的10 kV配电网线损电量占比最大.针对这种情况,对国内供电企业10 kV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找寻10 kV配电网线损管理特点及不足之处,并通过建立两级指标体系来分析影响线损的众多指标;基于指标体系、FCM聚类算法和等值电阻法,设计了一种10 kV配电网线损降损潜力测算模型;然后给出10 kV配电网节能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以某大型城市10 kV配电网实际数据为例,对该测算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客观测算10 kV配电网节能降损潜力,为线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及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缆的应用和配电系统的发展,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电容电流幅值增大,可能会导致故障进一步发展,采用接地消弧装置能够有效地消除电容电流。在配置有接地消弧装置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接地消弧装置动作会导致配电系统状态变化,存在导致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铁芯饱和从而产生铁磁谐振的风险。通过分析接地消弧装置动作对配电系统状态造成的影响,综合考虑铁磁谐振回路特性和PT铁芯励磁特性,对PT铁磁谐振的产生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回路特性和铁芯励磁特性的能够表达谐振非线性过程的迭代计算方法,通过MATLAB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和迭代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带有输配电损耗小、调峰好等优点,但接入配电网后会使系统运行方式复杂化,造成传统电流保护无法适应。结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影响,以原本继电保护装置为基础,根据分布式电源容量与配电网短路电流关系实现系统侧电源和分布式电源短路电流计算,能够对各保护装置保护值进行重新整定。从算例计算结果来看,利用分布式电源容量实现配电网保护整定值的自适应调整,能够使分布式电源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影响得到削弱,从而使配电网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配置有接地消弧装置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消弧装置动作过程能够导致线路电压骤变,从而可能引起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产生铁磁谐振,对设备和系统造成重大危害。为了避免铁磁谐振影响,需要对接地消弧装置产生谐振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结构,并结合接地消弧装置动作过程,研究了接地消弧装置动作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研究了PT铁磁谐振原理,并结合接地消弧装置动作特性对消弧装置导致PT铁磁谐振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回路特性和铁芯励磁特性的能够表达谐振非线性过程的迭代计算方法,通过MATLAB对铁磁谐振进行了仿真。结果说表明接地消弧装置能够导致PT铁磁谐振,谐振的类型受线路对地电容大小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产生的是分频谐振。  相似文献   
6.
在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逐渐普及的开关型消弧装置无法完全保证选相无误,给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从开关型消弧装置的工作原理着手,分析了消弧装置发生选相失败的原因。在选相失败发生后,对系统故障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得出故障前后馈线零序电流变化特征。根据这些故障特征,提出了判定选相失败及再次选相的方法,提高了开关型消弧装置应对选相失败的能力。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的10 kV配电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选相失败对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验证了该对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配电网保护终端平台仍采用封闭架构,高昂的平台操作系统授权价格以及封闭的开发环境,抑制了配电网保护控制业务海量的需求。针对开发者代码隔离诉求和网络保护性能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配电网智能保护控制终端新平台。新平台拥有Linux开源、代码隔离、业务实时性支撑等特点。首先基于普通Linux操作系统嵌入实时补丁、设计实时进程调度和应用内存共享机制,以构造新平台基础。然后,设计了数据实时处理模块和保护业务服务模块,以服务配电网保护控制应用。最后,通过搭建软件测试环境,验证了新平台进程实时处理能力、重采样抖动控制能力。通过搭建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验证了新平台下的网络保护应用性能。测试均取得了预期效果,验证了新平台设计的工程适应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