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上分别引入聚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钠(SIPE)、脂肪链酯类,得到染色改性共聚酯,考察了改性组分对改性共聚酯热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均低于常规PET,醚改性共聚酯结晶性能稍好于常规PET,加入SIPE、醚型/酯型单体制备的共聚酯(ECDP)结晶性能弱于常规PET,其中酯型ECDP结晶能力最弱;在空气氛围下,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降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降解活化能(△E)均小于常规PET,第二、第三阶段的△E大于常规PET;醚改性共聚酯的等温降解过程接近二级反应,ECDP的等温降解过程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电子商务网站构建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包括了对域名选择、材料授权、支付手段、隐私权保护和网络广告等五个方面内容,既分析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网站的顺利构建提供法律帮助。  相似文献   
3.
减少腈纶针织绒绞纱染色的大小样差异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旭华 《染整技术》1999,21(4):41-41
1 改善染色用水的水质由于天然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杂物、无机矿物盐类以及各种妨碍性气体。它们的存在对染整加工是极不利的。染整工业用水在精练和洗涤过程中引起的问题,比染色过程中还要多。如用天然水处理绒线时,造成污染,使染色产品出现色光差异及染花现象。因此,改善水质,要求水质达到一定指标,这是确保染整工艺正常和少出疵病的基础工作。2 合理筛选染化料助剂现在,染腈纶绞纱基本上都采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时,要得到合适的工艺,必须掌握两个情况,第一是纤维的染色性能;第二是染料的配伍值。只有选用相同的或相近的K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统的染色动力学理论,绘制不同颜色分散染料对仪纶的上染速率曲线,研究了三原色染料分散红HFW-4B、分散黄HFW-3R、分散蓝XFJJ对仪纶染色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分散红染料上染仪纶纤维的染色速率常数最小,半染时间最长,扩散系数最低,但平衡吸附量最大,纤维易深染,而分散黄染料对仪纶的上染速率最快,但平衡吸附量最小,不易对纤维进行深染。  相似文献   
5.
6.
围绕CIMS与FMS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对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文章就系统柔性、人在系统中的作用,分布式系统设计方面来说明对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具有的指导意义,同时,结合了CIMS及FMS的发展趋势;说明了新一代故障诊断系统应当坚持以“软”促硬、网络化远程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笔者介绍了针织用纱对原料的特殊要求,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针织面料染色疵点微观表面形貌及其形成原因。针织面料染色疵点主要为纤维染色疵点,其次为纺纱染色疵点。笔者从纤维生产和纺纱生产角度提出了控制针织面料染色疵点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多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自主移动机器人以具单个机器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已经引起普遍重视。本文从宏观上将多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成4大块:体系结构、组织与协调、个体、仿真验证。总结了关键技术,评述了目前各主要方向的进展,并展望了多自主移动机器人研究的前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屋架抽芯钢管留置事故的影响分析和处理吴旭华大跨度单层工业厂房,采用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时,屋架下弦断面上设有2~4个直线孔道供后穿预应力筋用。尚配有4根非预应力钢筋以承受拉力。当孔道为48mm孔径时常采用DN40低压流体输送钢管(...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案例和项目实践模式为载体,以作者在《B/S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应用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法的必要性,指出了提高教学整体效果的措施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