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7篇
武器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简要介绍一个具有图形功能的专家系统工具──EST。系笔者成功地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图形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克服了此类软件缺乏图形功能、用户界面不够友好的缺点,而开发出的一个颇具特色的人工智能软件。  相似文献   
2.
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
20年前,即1975年1月,当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第二大城市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New Mexico)的小公司MITS(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Systems),抓住Intel刚刚推出不久的8080芯片,研制出售价仅397美元的世界上第一台微型机“牛郎星8800”(Altair 8800)的时候,正在哈佛大学念法律的电脑神童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他的好友、正在华盛顿大学就读的保罗·艾伦(Paul Allen),敏锐地意识到了电脑摆脱开“精密贵重大型仪器设备”的“贵族”身份,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来到了;他们利用他们从小就迷恋的电脑软件开发去闯天下的机会也来到了。  相似文献   
4.
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集成的数据管理的高级形式——数据库,其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与数据库可靠性有关的广泛问题,包括专用性(privacy),安全性(security),完整性(integrity),并发控制(concurrencycontrol),故障恢复(recovery)等等。就当前所采用的技术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5.
1978年:罗伯特·弗洛伊特(Robert W.Floyd) 弗洛伊特是斯坦福大学教授,他的主要贡献存算法分析以及程序语法错误的恢复方面。 弗洛伊特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计算机学者。最初,他只是某个单位的一台IBM 650的夜班操作员,但是他利用上下班坐车和等车的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程序设计,终于成为一名计算机专家。他是最早的ALGOL60编译器的实现者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是涉及某一单位或某一方面的有用信息的集成,必须确保安全、可靠。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应能自动或人工恢复。本文介绍目前数据库系统所采用的故障恢复技术,包括故障恢复的手段和可能的恢复方案。还简要地介绍了与故障恢复技术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即数据库的多种运行方式以及数据库再组织和故障恢复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我是《丝绸》杂志的一名忠实老读者,从一九五六年她诞生的第一天起,我就怀着亲切的感情而寄予厚望。三十多年来,她作为一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行业性综合刊物,集工程技术、管理改革、理论研究、科学普及、科技动态,市场信息于一体,起着沟通生产、科技交流和政策导向的作用,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创汇,丰富内销市场,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支援‘四化’建设,作出了无可估量的奉献! 《丝绸》是广大丝绸职工的良师益友。我作为本专业的一名教师,也受益匪浅。学校的‘产品’,是培育德智体美皆备的合格人才。教科书是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末,随着减压渗透煮茧机机组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煮茧技术长足的进步。由于减压是在常温下进行,不受湿热影响,故茧层网目、弹性和通气、通水阻抗变化小,蛹体受到的影响也较少,同时,由于是机外渗透,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因而具有吸水充分、瘪茧少、内层落绪率低、缫折小和煮茧能力高等优点。多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减压渗透煮茧工艺的优越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但是,也有人对减压渗透煮茧工艺的适应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工艺难以  相似文献   
9.
是他将Internet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而又栩栩如生;是他将另一个生动的天地展现于普通人们的眼前;是他改变了Internet的发展历程;是他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ACM图灵奖素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美誉。图灵奖30年的历史,折射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闪光印迹。在即将迈入信息社会的前夜,回顾前人的贡献,无疑是件极有意味的事情。蒙北京理工大学吴鹤龄教授辛勤整理,为本刊撰稿,我们将分上、下两期刊出,希望对读者了解图灵奖及计算机学科发展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