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分类器融合中模糊积分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模糊积分理论与多分类器融合方法中其他两种研究热点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模糊积分的基本模型及通用求解过程.讨论目前分类器融合领域模糊积分理论的几个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模糊积分理论基本模型和几种扩展模型的求解算法.提出了分类器融合领域模糊积分理论未来理论和应用研究中的开放课题.  相似文献   
2.
孔志周  蔡自兴 《控制与决策》2011,26(11):1616-1620
针对半监督学习中未标记示例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协同训练算法LDL-tri-training.首先通过最小显著性差异(LSD)假设检验方法使得3个成员分类器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然后采用D-S证据理论提高标注的稳定性;最后利用局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剔除误标记的噪声样本.实验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LDL-tri-training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数据挖掘技术为高效的客户分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然而仅依靠这门技术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因为分类方法的局限性,现实数据存在信息的不确定、不完整、先验知识缺乏,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等困难导致的分类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将模糊积分融合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来减小客户分类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模糊密度修正方法,它利用了训练样本先验静态信息和各分类器识别结果包含的动态信息对模糊密度进行自适应动态赋值。仿真结果表明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类融合算法可能出现信息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聚类融合算法.该算法兼顾聚类质量与成员多样性,采用一种新的相似性度量,并依据度量结果先对聚类成员进行剪辑操作,再分组、选择,最后根据每个聚类成员对于各类别的贡献设计了一种新的加权函数.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信息融合方法是减少决策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和热点问题.本文研究模糊积分信息融合方法中的重要问题-模糊密度的确定方法,对其中两种典型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基于公开而有效的13个UCI标准数据集,进行了成员分类器选择实验、不同融合方法比较实验等,并采用了描述分析、秩次分析、探测性显著性分析,最后与文献[4]中最优单分类器、文献[53中Bagging,Boosting and random forests的最优融合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基于可能度的模糊积分方法优于基于可信度的模糊积分方法、优于文献[5]中最优融合结果;基于可信度的模糊积分方法与文献[5]中最优融合结果总体相当,优于简单平均融合方法,也优于文献[4]中最优单分类器.  相似文献   
6.
网格服务本体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格具有动态异构等特点,传统的基于属性的精确匹配方法不够灵活,并且扩展性差.将本体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网格服务集成环境中,建立了基于本体的网格服务匹配系统结构,分析了基于语义上下文的领域匹配算法和领域内的服务匹配算法,从而实现了一种应用本体、基于语义的服务匹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可接受的服务匹配时间、较高的匹配成功率和较强的获取网格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移动微云中时间期限约束下的任务能效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概率的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算法分为两个阶段:资源发现阶段和自适应概率调度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通过修正的QoS OLSR协议,使发送任务执行请求的源节点周期性地收集邻近处理节点的资源信息;第二阶段主要根据源节点的任务到达率,以概率计算方式选择最优的处理节点执行任务,在满足时间约束的同时,达到最优的能效。经过大量仿真场景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维持较高的任务完成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任务完成的平均能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