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芹  李华伟 《轴承》2007,(1):42-43
符号说明e———沟曲率中心的偏心量Ri———成品沟曲率半径α———偏心角Ric———车工沟曲率半径Δr———沟道余量Δa———沟道对端面的平行差ΔRi———车加工沟曲率误差b———套圈内外径素线至x轴间的距离由于三点/四点接触球轴承可以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力,也能承受以轴向力为主的轴向、径向联合载荷,经预加载荷可以提高刚性,故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中。在加工中沟道余量普遍采用的是月牙形余量分布(即车工沟曲率与磨工沟曲率相同),因此沟边的余量较小。磨加工过程中沟边因无磨量而产生黑皮,造成废品。为了减少废品损失,需要对沟道…  相似文献   
2.
大蒜油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采用蒸馏法和溶剂法对大蒜油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产品的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60min,酶解pH值6.5,料液比为1:3,酶激活性剂Fe2 浓度为10mmol/L,得率为0.32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以正已烷为溶剂的最佳工艺:温度80℃,料液比1:5,时间2.5h,得率为0.24%。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两种方法提取的大蒜油的成分组成不同,各有特点。通过OSI法测定了两种提取物对精炼鱼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者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水蒸汽蒸馏法得到的大蒜油B的活性大于溶剂法提取的大蒜油C,而且二者的抗氧化活性与生育酚相当。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在抑制板栗褐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研究比较了茶多酚同抗坏血酸和NaHSO3抑制板栗预煮褐变的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时,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板栗预煮褐变,其效果明显优于抗坏血酸或NhHSO3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的效果,并确定了预煮液的最佳配方为0.01%茶多酚 0.2%柠檬酸 0.2%EDTA.  相似文献   
4.
密封深沟球轴承密封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芹  董玉雪 《轴承》2005,(7):25-27
通过试验从密封轴承的密封结构、配合过盈量、填脂量和填脂方式等3方面对轴承密封漏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提高密封轴承的密封漏脂性能和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比较了未脱色的和已脱色的荔枝草提取物、茶多酚、BHA 对猪油的抗氧化性能。发现在65℃±5℃烘箱中,在未添加Fe3 + 的猪油中,荔枝草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脱色的比未脱色的还强,且其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茶多酚和BHA;但在添加了Fe3+ 的猪油中,情况却相反,荔枝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很弱,大大弱于茶多酚。在100℃下的OSI仪上,BHA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茶多酚次之。结论:1.在低温下,荔枝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2.脱色后的荔枝草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浓度大了,但同时失去了能络合金属的物质;3.在高温下,有利于参加抗氧化后的形成的BHA自由基生成抗氧化能力强的新化合物,而对荔枝草提取物和茶多酚则无此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胡萝卜为实验物料,研究了生物物料在热力脱水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得出了β-胡萝卜素的降解速率与湿度和湿含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孙丽芹  李华伟 《轴承》2006,(5):39-41
对汽车变速箱轴承的各种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异物油润滑的变速箱轴承失效是以压痕为起点的表面疲劳剥落。提出了提高变速箱轴承寿命的5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许多多示例算法都对正包中的示例情况做出假设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模糊聚类的多示例集成算法(ISFC).结合模糊聚类和多示例学习中负包的特点,提出了"正得分"的概念,用于衡量示例标签为正的可能性,降低了多示例学习中示例标签的歧义性;考虑到多示例学习中将负示例分类错误的代价更大,设计了一种包的代表示例选择策略,选出的代表示...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大豆异黄酮类成分的提取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大规模提取异黄酮类成分的有效方法。正交实验表明乙醇溶液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 :乙醇浓度 80 % ,水浴温度 10 0℃ ,料液比 1∶10 ,提取时间 80min ,浸提 2次。Deoxyribose实验表明 ,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仪器功能单一、不易升级,而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逐渐强大,将传统仪器的专业化和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一种基于软件 LabVIEW 的串口数据传输方法.论述了虚拟仪器的概念和 LabVIEW 软件的功能,并重点介绍模数转换及串口电路的硬件设计与软件流程图,以及在 LabVIEW 软件开发平台下,前面板的控件设计和后面板的程序实现,操作界面友好直观,图形编程灵活易懂.最后利用虚拟串口软件生成虚拟串口,在Proteus仿真环境下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