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VSC-HVDC)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柔直阀控系统的可靠性测试要求不断提高,现有测试系统无法同时满足阀控系统全规模接入、全功能测试、精准建模的需求。针对已有测试系统的不足,基于RTLAB平台进行精准建模,并设计高性能、灵活配置的接口装置,搭建了阀控全接入测试系统,提出了阀控系统关键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该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已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北京换流站阀控系统的出厂测试中,通过测试的阀控系统在工程现场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出现的中高频振荡问题,现有解决方法是在电压前馈通道中增设滤波器以抑制高频振荡,但增加了中频振荡的风险。以渝鄂柔直工程南通道单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整控制链路延时以避免中、高频振荡的方法。首先,基于多谐波线性化原理建立了MMC换流站阻抗模型,详细分析控制链路延时、电网电压前馈策略对MMC换流站阻抗特性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探讨通过调整控制链路延时以避免中高频振荡的可行性,并给出了控制链路延时的选择方法;最后,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实现渝侧、鄂侧系统中高频振荡抑制,同时对系统动态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混合式同步(步进)电动机具有径向和轴向混合的磁系统,其电枢磁势产生的磁场,不像常规的同步电机那样一目了然。本文采用简化的磁网络模型,分析了同步稳态运行的电枢磁场,说明了交轴电枢磁路和直轴电枢磁路的差别,相应地直轴同步电感和交轴同步电感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MMC阻抗模型时,现有研究未计及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测量特性对MMC阻抗中、高频段的影响,可能会降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以渝鄂柔直工程南通道单元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杂散电容对500 kV速饱和型CVT测量特性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多谐波线性化原理提出了一种计及CVT宽频测量特性的MMC阻抗模型建立...  相似文献   
5.
五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buck型驱动系统,国内应用甚广。本文首次建立了包括控制电路、主电路、功率逆变器及电动机本体在内的单步响应特性的仿真模型,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是正确的并有足够的精度。用仿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该系统标准通电方式(4-5通电)的轻、重步现象,并提出了一种改善buck型系统走步均匀性的方法──4-3通电法,不需任何硬件电路的改动,实现很方便,且已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从典型结构的二相两段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非线性磁系统出发,定性分析了电机的电枢反应;在电机不通电和仅有一相通电的较简化情况下,分析了电机的绕组电感随绕组电流及转子位置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程智  孙宝奎 《微电机》1999,32(2):3-6
采和一种改进的di/dt法,被称为动态磁滞回线法的测试系统,对典型结构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绕组电感进行实验研究,给出了相绕组电感及相攻组间互感随转子位置角及绕线电流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步进电动机产品的发展,及目前尚存在规格品种繁杂,不利于发展的局面。提出应用电流型驱动技术统一步进电动机的相数,首次提出了分数通电状态数驱动技术,为统一步进电动机的齿数和结构类型提供了基础,提高主流产品的通用性,逐步尽量多地替代其它相数、转子齿数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及磁阻式步进电动机,简化产品的格局,有利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绕组电感的研究(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一种改进的di/dt法,被称为动态磁滞回线法的测试系统,对典型结构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绕组电感进行实验研究,给出了相绕组电感及相绕组间互感随转子位置角及绕组电流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航天电源中高压输入需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激拓扑的单芯片控制同步驱动电路方案,从拓扑的原理上实现了精确的输入均压控制,并有多重保护措施,利用现有器件解决了高压输入的难题.最后在SIMPLIS中搭建了基于实际参数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实物电源进行了各种严格条件下的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