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了一个间接磁场定向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流程 ,实验表明 ,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IDS通过使用模式匹配,异常发现以及完整性分析等技术来完成对入侵的检测,IDS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3.
无源化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稳定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针对感应电机电动和发电状态进行了无源化控制器设计.在严格的理论分析和数学证明基础上,扩展了无源化控制系统在电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系统稳定条件,得出的稳定条件宽于目前相关文献给出的稳定条件,且不随转子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解决了无源化感应电机控制器应用于高速实际系统时无源化控制器需要大比例系数保证系统稳定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时间离散和干扰等原因,大比例系数会造成系统振荡的矛盾.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稳定条件下,系统仍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电流矢量的死区时间补偿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伟  季筱隆  刘玮  苏彦民  陈昆鸿 《电气传动》2005,35(4):34-36,54
针对PWM电压型变频器死区时间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死区时间补偿方案.该方案通过电流矢量空间角判断感应电机三相定子电流正负,推导出三相定子电压的补偿量.实验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无源性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应电机的无源性控制方法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电机控制系统,具有形式简单、无奇异点、鲁棒性好等特点.本文给出了感应电机的欧拉方程并将感应电机系统分解为电气和机械两个无源子系统的反馈并联,从而说明在设计控制器时只需要考虑电气子系统,简化了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无源性控制原理,设计了电机的转矩和转速控制器.该控制算法具有全局稳定,系统鲁棒性较好的特点.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了用此算法构成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能很好地跟踪速度给定,具有较好的动静态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定子磁场定向感应电机无源性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无源性的基本思想,选取定子磁通幅值作为系统的磁通控制目标,并借鉴间接定子磁场定向的控制方法,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的感应电机(Induction Motor,简称IM)无源性控制器(Pacive Based Control,简称PBC).该控制器保留了IM无源性控制器优点,证明IM无源性控制器以定子磁通作为系统控制目标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扩展了无源性控制器设计方法的应用领域.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器是稳定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恒压频比控制存在稳态精度低、低频输出转矩小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转差角频率补偿和定子电阻压降补偿的异步电机标量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具有稳态精度高、低频输出转矩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三电平NPC PWM整流技术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点电位的波动问题。该文首先建立了 坐标系下中点电位波动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控制输入的 轴分量(即零序电压分量),作为一个控制自由度,对中点电位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完全消除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所需零序电压的准确解析计算方法,以及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内在规律被给出。另外,为了得到三相调制电压的符号,文中提出了一种符号滞后判断方法,证明了上述控制方法的实时性。最后,通过系统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该控制方法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三电平NPC整流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基于开关函数的三电平中点钳位(NPC)电压型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并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电平中点钳位PWM整流器非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大范围渐进稳定,动态响应快的优点,并且通过采用直流电压PI调节加负载前馈,有效地克服了由于参数不准确引起的系统存在稳态误差的问题。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基于LYAPUNOV直接法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S3C2410的触摸屏及其组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基于S3C2410的触摸屏及其组态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硬件平台的设计,系统软件的设计以及组态软件系统的设计。硬件平台设计提出了整个硬件平台的架构,系统软件的设计阐述了引导加载程序,嵌入式Linux以及根文件系统的设计过程;组态系统的设计包括PC端的画面编辑软件和触摸屏端的画面运行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