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时定向采集主流权威有影响力的微博、新闻、论坛、博客等网站信息,抽取舆情要素,发现舆情热点,挖掘舆情敏感话题,及时预警,追踪发展情况,并研判舆情态势。本文就此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应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立足于消费社会的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当代状况为参照系,对“洋节”流行现象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符号学剖析,发现“洋节”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符号,是从“娱神”到“娱人”的狂欢符号,是时尚的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应是一支必须具有相当的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但目前,高校辅导员尚属高等学校中最不稳定的、不够系统的一支队伍,也是工作性质最为繁杂、工作职责最不明确的一支队伍.笔者拟结合自身的工作,谈一谈自己的相关认识,并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汾渭断陷带是我国大陆著名的强震活动带,其复杂的构造运动是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获取汾渭断陷带三维地壳运动特征是深入认识强震孕育动力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汾渭断陷带陆态网GPS站噪声剔除》[1]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了汾渭断陷带相对于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参数,获取汾渭断陷带地区相对欧亚板块的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同时,利用GNSS高程数据和水准测量数据获取了此区域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分析了汾渭地区三维运动趋势与形变特征,为地震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分析舆情信息采集策略,提出智能化的关键词追踪模型,通过关键词智能追踪模型的应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及时抓取热点事件的热点关键词,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对热点事件发展趋势的灵敏响应,并为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预警提供数据支持。简单来说关键词智能追踪模型就是以一定的关键词权重算法为基础,依据舆情事件变化速度,通过多次的反复的归纳计算,对之前选取的关键词进行修改、调整和校对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所谓"心理效应",就是指在特定的情绪环境或其他条件下,某些心理和行为出现的具有规律性和一般概括性的反应.心理效应在大学生党员培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使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得到创新性发展,从而增强党员教育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施工是一项各专业交叉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做好变电站施工管理既是后续"多供电、供好电"的保证,又是电建企业合理利润的依靠。文章从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变电站施工管理进行解析,重点运用了赢得值法、关键路线法、危险源辨识法等方法,并辅之以一定的实例进行说明。文章所构建的方法体系在许多电力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且效果良好,因此可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孙小兵  刘湘月  李斌  张伟佳 《电子学报》2017,45(5):1052-1056
程序理解的目的在于获得足够的软件系统信息,以适用于人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辅助开发人员对软件的理解.本文通过使用相关主题模型,为软件系统类层次的代码文件建立程序网络,并可视化展示整个软件系统的相关结构和功能,辅助开发者理解整个程序代码.该技术综合考虑了软件代码中的结构性信息和内容性信息,所建立的程序网络可帮助开发者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语法依赖关系和语义功能相关关系.实验验证了建立的程序网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以及可以为指定的类推荐相关类.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大事件网络舆情数量的激增,网络舆情安全监管和预警形势严峻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网络舆情情感预测模型,进而对新浪微博上采集的"余姚水灾事件"进行文本情感值计算,并对其情感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也组合预测方法相对于单一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进而说明该模型在网络舆情情感预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立足于消费社会的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当代状况为参照系,对"洋节"流行现象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符号学剖析,发现"洋节"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符号,是从"娱神"到"娱人"的狂欢符号,是时尚的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