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桥梁历经时间和车辆的反复作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以及裂缝问题,为了避免水上桥梁受到进一步损害,选择合适的水上作业平台,采取合理的防腐涂装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水上桥梁进行维修,防止桥梁结构出现腐蚀问题。本文以珠江前航道跨江桥梁维修整饰工程——江湾大桥、解放大桥施工为例,研究解决如何利用水上作业平台快速涂装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厨房设置在地下室后通风设计中所采取的措施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确定各系统通风量的计量方法,就厨房设置于地下室的方案对政策职能部门提出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坐标测量机 (CMM )软件的数据文件特征 ,并通过SQL LOADER实现了坐标测量机与ORACLE的通讯 ,利用BDE引擎和动态数据交换DDE技术实现了反向的数据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4.
智能仪器是仪器仪表发展的方向,本文基于这一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智能主动测量仪,用于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在线测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复旦医学院实验动物房空调系统中压差控制、气流组织及双风机系统的设计,并提出了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接触式测量机器人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测量系统,该系统以串联机器手作为主体,激光位移传感器为测量探针,对球壳类、回转类部件的几何尺寸、表面缺陷进行非接触、高精度测量。该测量系统将机器人旋转关节的角位移测量转换成弧长测量。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机器人运动学参数的误差对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乳液聚合制备纳米、亚微米聚苯乙烯填料粒子.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DLS)测试表明填料粒子为规则球型,粒径分别为30 nm和200 nm.SEM测试表明纳米PS粒子在SBR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亚微米PS粒子在SBR中呈现单分散状态.静态力学拉伸(MTS)测试表明纳米复合材料断裂应力为13.2 MPa、断裂伸长率为580%,相比填充同分数的亚微米复合材料提高了7 MPa和300%.复合材料动态力学(DMA)测试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模量在5~90℃范围内是亚微米复合材料的4倍.Payne效应测试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初始模量和Payne效应.研究表明,填充30份纳米PS粒子的SBR具有最佳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叉车不进载货电梯轿厢而用后一货物顶前一货物的典型电梯装载方式导致电梯门系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种装载方式使轿厢导轨后移变形,在轿厢装载后一货物时的推力让门刀和门球脱离,从而导致故障发生.解决方法是:对变形的轿厢导轨进行校正,并对装载层的轿厢、对重导轨支架加固;在货物重量加叉车重量不超过额定载重量的80%时允...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中碳贝氏体钢进行900℃保温1h奥氏体化处理,分别在200、250、300℃进行不同时间的等温处理,测定维氏硬度,观察金相组织,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试验钢的热处理工艺、硬度和微观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钢等温处理后的室温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随保温时间延长,马氏体含量逐渐减少,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相应地,试样硬度逐渐降低,趋于平缓;贝氏体亚结构由纳米级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及板条间残留奥氏体构成,没有碳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10.
朱利强 《中国电梯》2014,(11):36-36,56
笔者曾碰到如下一则电梯改造案例,由于采用了保留导轨和导轨支架的方案,使得在核算轿厢导轨压弯和弯曲复合应力的时候,无法通过设计计算。最终通过分析导轨截面外侧边缘上具有最大拉伸应力的点,验证此保留导轨和导轨支架的方案能够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