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岩性圈闭成藏过程提出了动态分析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岩性油藏动态解剖,重点研究岩性圈闭成藏过程中主要形成要素的演化特征,着重恢复地史时期烃源岩地层压力、储集层孔隙度、油气充注、岩性圈闭形成等关键因素在时空变化中的演化规律,同时对各成藏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岩性油藏形成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西峰地区长8岩性油藏为近源高压成藏模式,具有成藏动力和储集层临界物性"二元控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是一个典型的古近纪"北断南超"箕状断陷,具有"下断上坳"的二元结构。西江主洼古近纪经历了两幕裂陷作用,形成了2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其中裂陷I幕(文昌组沉积期)发育了洼陷内最重要的烃源岩,裂陷II幕(恩平组沉积期)发育了洼陷深层关键的地区性泥岩盖层。受"势"、"路"、"梯"三大主控因素的控制,西江主洼生成的油气主要向洼陷长轴以南运聚。三大主控因素的空间配置关系不同,导致该洼陷发育3种油气运聚模式,即"势-路"二元主控模式——中央隆起模式、"势-路-梯"三元主控模式——东南隆起模式和"势-梯"二元主控模式——南部隆起模式。综合分析认为,西江主洼中央隆起的深层、东南隆起的中—深层以及南部隆起的中层均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中每个项目的权重是相同的,然而分析传统推荐算法和现实情形,用户间共同高评分项目的权重应该高于用户间共同低评分项目的权重,并且传统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没有考虑项目间的类群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给项目加权的方法,从而得到考虑项目相似权重的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通过在MovieLen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基于传统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的协同过滤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考虑了项目相似度权重的协同过滤算法能显著提高评分预测的准确性和推荐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已钻井失利原因分析表明,因“烃源”和“运移”问题而失利的井所占比例最大,这两个关键因素即为该区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从烃源条件来看,根据地震相和地球化学分析,北部洼陷带的8个洼陷中,有5个洼陷发育文昌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是今后进行油气勘探较为有利的富生烃洼陷。从运移条件来看,平面上根据油气富集构造带类型分析,北部洼陷带内的5个富生烃洼陷均属于“缓坡富集型”,各洼陷的缓坡带是有利勘探区带;而纵向上根据通源断裂及恩平组泥岩封盖条件分析,北部洼陷带内的5个富生烃洼陷中,有3个属于“浅层富集型”,有2个属于“深层富集型”,其有利勘探层系应分别在浅层和深层。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29构造带是渤海海域为数不多的典型高含CO2气体的油气带,研究油气充注与高丰度CO2气体运移、聚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油气勘探和CO2气藏的发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原油饱和烃和芳烃等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结果以及流体包裹体岩石学特征等,系统开展了CO2气体充注与秦皇岛29构造带油气成藏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研究并深入探讨了秦皇岛29构造带高含CO2气体的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认为:(1)构造带油气主要赋存于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和东营组,油气来源于秦南凹陷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以沙一段为主;(2)构造带油气藏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事件,早期以原油充注为主,运移方向以横向为主,石油自北向南沿着砂体运移,由秦南凹陷运移至凸起带,晚期发生了岩浆热流体引起的气体瞬时充注事件,以垂向运移为主,富含烃类的超临界CO2流体先沿着深大断裂向上运移,进入主力油层后,自南向北横向运移;(3)构造带油气藏气洗作用比较明显,形成了主力油气藏底部富集稠油和沥青、中部为轻质油、上部为凝析油,以...  相似文献   
6.
浅层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为渤海的主力含油气层系。新构造运动是渤海新生代晚期发生的对油气成藏影响最为深刻的构造事件,对浅层油气成藏的影响远大于深层,控制了渤海浅层油气最终成藏。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导致的凹陷晚期快速生排烃、多种类型圈闭发育、油气运移活跃等,整体上调整、控制了浅层油气藏的定型和分布,但对不同构造带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存在差异。根据构造位置和油气成藏特点,可将渤海浅层油气藏归为两大类:凸起区浅层油气藏、斜坡—洼陷区浅层油气藏。通过系统分析两类构造带浅层油气的成藏特点,明确新构造运动对两类构造带油气最终成藏的控制作用与富集模式差异,并构建了相应成藏模式。凸起区的浅层具有“晚期油源断层+浅层稳定储盖组合”的“台阶”型油气成藏模式;斜坡—洼陷区的浅层具有“洼中隆+晚期断层”“深层运移脊+晚期断层”两种“倒漏斗”型油气成藏模式。渤海浅层已进入了以岩性油气藏为主的勘探阶段,应加强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晚期运移断层+岩性圈闭”组合勘探。  相似文献   
7.
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地温-地压系统作为盆地流体动力场的耦合,直接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在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中,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依据含油气盆地深部和浅部温压系统的斜率关系,划分出3大类地温-地压系统模式: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高压异常)、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低压异常)和单一型温压系统模式(浅部与深部地层压力均为静水压力)。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小;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很宽,地区差异较大。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宽,地区差异很大;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相对较小。单一型温压系统深、浅层系统的斜率一致且分布比较集中,地区差异不明显。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分析表明,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深层流体向上运移动力很强;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较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浅层流体具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单一型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好,流体垂向运移动力不足。在中国3大类含油气盆地中,伸展型盆地主要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次之;挤压型盆地以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为主,也有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发育;克拉通盆地发育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或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  相似文献   
8.
人居(Habitations)吴琼,朱文奇编译[编者按]这也是巴塞罗那国际建协第19届大会“现在与未来──城市中的建筑学”主题的分主题之一,所谈内容涉及“人居”问题的诸多方面,还有些建筑师提供了他们的建筑作品。Telepolis(世界城市)中的家庭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NtJAZ1敲除对烟草响应外源茉莉酮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对生长发育、腺毛发生、烟碱生物合成的应答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K326为对照,比较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NtJAZ1敲除的K326突变品系NK-9在种子萌发、根系发育、腺毛形态、烟碱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MeJA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在100μmol/L MeJA处理条件下,K326的种子萌发率比未经MeJA处理的种子萌发率降低了85.72%,NK-9的种子萌发率比未经MeJA处理的降低了48.12%。(2)MeJA处理抑制根系发育,在300μmol/L MeJA处理条件下,K326幼苗主根比未经处理的缩短了83.33%,NK-9幼苗主根缩短了68.18%。(3)Me JA处理诱导腺毛发生,在5 mmol/L MeJA处理条件下,K326叶面长柄腺毛密度比未经处理的提高了42.55%,NK-9提高了21.05%。(4)MeJA处理促进烟碱生物合成,在5 mmol/L MeJA处理条件下,K326烟苗的烟碱含量比未经处理的提高了76.05%,NK-9提高了3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