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焚烧火点监测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遥感作为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的有力手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利用J2EE技术,实现了秸秆火点监测系统设计,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算法和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已经成为当今警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第三代地理数据模型Geodatabase和MapObjects组件等技术,采用.NET多层架构,建立一套满足各地市不同警种需求的综合性应用平台,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算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辐射传输模型对HJ-1-CCD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并反演出植被指数,和MODIS标准产品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典型区域的结果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当下垫面为相对均一的地表时,如耕地、有植被覆盖的山地、水体等,两传感器反演出的植被指数相关性(r)和相对差异分别为耕地(0.74,10%)、山地(0.69,12%)、水体(0.78,5%);②当下垫面为较为复杂的地表时,如建筑用地(含居民住宅区)等,两传感器的相关性(r)仅为0.58、相对差异达到18%;③在估算小范围区域且地表覆盖较为复杂的下垫面植被指数时,HJ-1-CCD因其相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有效减弱混合像元的影响,进而提供更加丰富的植被指数信息.  相似文献   
4.
以Hashtable类作为图的存储结构,使用二叉最小堆实现了最小优先队列,充分发挥MapOb-jects2组件和.NET框架的优势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对原始的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处理,并应用于警用GIS中,提高了系统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空气质量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及区域尺度内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突显,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分别介绍了气溶胶、灰霾、近地面颗粒物、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的遥感反演原理,及近年来国内外算法和应用进展情况。同时,阐述了建立多源卫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追切性,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最后,针对目前我国空气质量卫星监测技术的需求,指出了目前大气遥感技术在我国发展的不足之处,并为进一步提升卫星遥感技术在大气监测领域的应用和扩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空气质量尤其是夏天经常出现的霾天污染状况,是奥运期间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2008年8月奥运期间,中国科学院开展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奥运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具体包括地面连续点监测,地基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等不同形式的监测.卫星监测可以获得霾天大区域分布的范围和光学厚度状况;遥感所超级站监测结果显示奥运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霾天的平均水汽含量为68.84%,只比非霾天的64.61%高4.23%.地基监测结果还表明:霾天光学厚度大多在1.0以上,能见度基本在5 km左右;8月非霾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为29.58 μg/m3和76.05 μg/m3,但霾天的PM2.5和PM10浓度则分别为68.08 μg/m3和178.81 μg/m3.NO2对流层柱浓度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仍然是NO2主要排放源,和天津、唐山,以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共同构成NO2对流层柱浓度高值区.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和模式风廓线后向轨迹数据等分析,北京霾天是在充足的水汽和稳定的大气环境条件下,可溶性细粒子经过吸湿增长后促使能见度急剧下降而成.如超级站的监测结果表明PM10的质量消光截面在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5%时有一个迅速增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力墙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群众越来越高的对于舒适度和感官的要去,这种情况下,参考高规和其他文件,介绍了剪力墙的新发展,短肢剪力墙技术的应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试图找到相适应的计算办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短肢剪力墙工艺,为建筑结构的更新带来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大气校正算法中遥感数据切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地物识别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其定量化应用中需要精确的大气校正,该过程通常相当耗时。分别研究了大气校正算法串行处理方法及基于通用计算机集群系统的并行处理过程。通过对201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的环境卫星CCD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并分析了串、并行过程各个步骤运行时间,表明了对大气校正并行处理的高可行性。针对并行过程中负载不均衡和通讯频繁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卫星像元特征的数据切分策略,并对不同并行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表明了本文反演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提出的切分策略能达到更高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外尚无对霾的遥感监测,霾在NASA的MODIS产品中作为薄云处理的情况,基于MODIS数据,采用.NET分布式架构,结合MatlabCOM, ArcEngine等组件,建立一个区域霾监测系统,论述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改进的霾反演算法,对华北地区部分霾天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模拟大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环境一号卫星数据监测雾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雾是环境空气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环境一号卫星B星(HJ-1B)的数据特点,从典型地物、云、雾的微物理特性的RT3辐射传输模拟出发,分析不同波段典型地物和云、雾的反射率、亮温差别,提出了综合利用HJ-1B卫星CCD相机和红外相机数据进行雾监测的方法与流程。最后,使用2009年3月12日我国南方地区的HJ-1B数据为卫星监测数据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HJ-1B卫星数据能够实现雾的监测,但由于薄云受到地表影响,无法准确区分薄云与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