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1.
AS-域内路由器双层建模方式是目前构建Internet规模的路由器级网络模型的最优方案,而该方案需要建模者首先了解域间路由器级连接的特点。指出AS类型对域间路由器级连接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定义域间参数映射,利用现网数据对域间参数映射进行了现象学分析,获取了不同类型AS相关参数的分布函数,解决了双层模型的组合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Internet建模尚需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使用Kademlia协议的僵尸网络可利用海量合法流量隐藏攻击行为,但单纯使用Kademlia容易被防火墙拦截。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Kademlia的新型半分布式僵尸网络。通过将Hybrid Botnet的主干部分由非结构化网络改为Kademlia网络,使之能规避防火墙,同时网络流量较小,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新型僵尸网络较传统网络具有更好的流量特性和鲁棒性。并给出3种抵御新型网络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僵尸网络的核心是C&C机制,对C&C机制的测试评估是僵尸网络防御研究的重点.现有的理论推导、逆向工程分析等测评方式对僵尸网络C&C机制的研究不够全面、可信度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套僵尸网络C&C机制模拟测评方案,通过构建基于虚拟化的可重构模拟测评网络,在测评网络中部署良性僵尸网络并进行C&C机制的测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满足较大规模僵尸网络C&C机制评价的测评系统,并对两种典型C&C机制的僵尸网络进行了测评,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可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集中式僵尸网络相比,P2P僵尸网络鲁棒性更好、拓扑结构更复杂,因此更难防御。针对上述情况,将P2P网络按拓扑结构分为4类,即中心化拓扑、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和半分布式拓扑。对4类P2P技术从流量、消息传播速度和网络鲁棒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实验验证,并指出以半分布式结构为代表的新型P2P网络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是未来僵尸网络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朱俊虎  李鹤帅  王清贤  邱菡 《计算机应用》2013,33(10):2851-2853
僵尸网络防御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僵尸网络生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改善僵尸网络的生存能力,从攻击者角度提出一种适用于半分布式僵尸网络的基于重组的抗打击技术。通过对僵尸网络生存状态的感知和对存活节点的探查,实现了半分布式僵尸网络在遭受严重打击导致拓扑结构破碎情况下,寻回存活节点并将其重组为新的僵尸网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证明其能够有效增强半分布式僵尸网络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