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1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乐昌峡水利枢纽营区位于坝址左岸上游1 km处,该场地为拦河坝坝肩边坡开挖弃渣填筑而成,整体稳定性较差,排洪设施布置及施工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交通等条件,通过枢纽营区修建拦水坝、排洪沟及排水管网系统等永久性排水设施,将北溪冲沟水和地表水流导向武江河,解决了大面积填筑场地水土保持及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2.
乐昌峡水利枢纽引水系统主要分为进水口工程和引水隧洞工程,施工项目多、结构多样复杂,该文着重阐述对关键部位、特殊部位及不良地质缺陷等施工相关的技术处理,实用性强,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引水系统工程运行多年,工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调试锅炉工程总体布置和系统设计以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4种抗蚀方法的状态冲蚀试验,获得了一种符合船用汽轮机末级叶片特殊要求的极具前景的表面抗蚀方法,为进一步工程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的发生不可避免。结合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说明严格变更立项审核、优化变更申报流程、提高变更审核效率、加强变更签证管理、及时支付变更款项是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其主要经验对同类工程的变更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ECG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是确保便携式心电图仪等远程人体健康监测设备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以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为运行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ECG数据质量评估系统。该系统通过蓝牙技术与便携式心电图仪通信,采用简明的规则库机制对ECG信号质量进行实施评估,集成了XML文件和二进制文件方式对ECG信号及其元数据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无线视频技术在校园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鸿 《福建电脑》2009,25(8):168-168,119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校园有线监控系统的分析,并在综合考察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状况后,提出了组建无线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其具体的组建方案。  相似文献   
8.
船用汽轮机带冠叶片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型有限元通用程序MSC/NASTRAN对蒸汽轮机带冠叶片进行了动力特性研究,讨论了 边界条件处理、冠间“紧度”和受力情况,并对一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电子封装产业对胶体高速、微量分配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圆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的双压电陶瓷驱动喷射点胶阀。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放大机构输出位移和模态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针对其高频需求,讨论了结构参数对其影响因素。基于微元法并结合喷嘴内胶体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喷嘴内胶体喷射的流体力学模型。结合阀杆与阀座配合的仿真模型,利用FLOW-3D的流固耦合仿真,揭示了喷射点胶时胶点的成型过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胶体喷射时喷嘴处压力的变化与流速的关系,为点胶阀参数的控制和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搭建了喷射系统实验平台,选用黏度为180cps的胶体进行点胶性能测试,得出了供料压力和驱动方波频率对胶点尺寸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供料压力为6bar,驱动方波幅值频率360Hz等参数下,获得胶点最小直径为525μm。同时,在380~400Hz的频率区间内进行高频喷射实验,能够获得均匀微小的圆形胶点。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圆弧柔性铰链放大机构的双压电驱动点胶阀的高频、微量喷射性能,为压电高频喷射点胶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轮机内部除湿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热电站及核能发电的迅速发展,汽轮机低压缸所面临的湿蒸汽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末几级动叶片长期受高速水滴的冲击.造成的水蚀、甚至断裂将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按照机内除湿位置及除湿方式的不同,论述了空心导叶抽吸、吹扫及加热除湿法、动叶表面槽道除湿法和加长动静叶间隙法、隔板装置除湿法等,概括了近三十年来,俄、英、德、美、法等国家内部除湿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以及与其相关的蒸汽湿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探讨了国内机内部除湿的研究状况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