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配电网使得传统的电流保护方法无法适用的问题, 本文以双馈线配电网线路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分析了在线路不同位置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 DG分别接入馈线末端母线、非末端母线以及馈线首端母线时, 对线路中流经各个保护的短路电流大小影响, 在PSCAD软件建立配电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因含DG的配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动作值难以整定,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IED)上传故障信息的矩阵算法, 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 结果表明, DG接入馈线末端母线和非末端母线时, 故障发生在DG下游会造成故障区段保护误动作, 上游区段保护可能会拒动, 不利于故障定位与切除, 所提的矩阵算法适用于含DG的配电网, 无论单一故障或者多重故障, 都可实现故障区域的精准定位, 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废弃羽毛绒的水解工艺及产物性能,先将其机械研磨制备成微细粉体,后采用还原-氢氧化钠二步水解工艺制备羽毛多肽粉,探讨了还原剂用量、水解温度、助剂等因素对多肽粉产率的影响,并对制备多肽粉进行了成膜研究,采用FTIR、XRD、DTG、SEM等手段对粉体、多肽粉、多肽膜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还原-氢氧化钠二步水解工艺可提高多肽粉产率,单因素优化还原处理工艺为:巯基乙酸0.2mol/L,温度80℃,尿素14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g/L;将多肽粉溶于甲酸,可制备多肽膜,加入交联剂可提高膜的机械性能;SEM表明还原工艺对羽毛绒粉体有明显的刻蚀;FTIR表明还原处理破坏了羽毛绒粉体二硫键;XRD、DTG表明多肽粉热稳定性略有下降,结晶状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