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TMS320C6x11系列DSP以其高速的运算性能、充足的存储空间、独特的并行处理机制使得其在图像处理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必要为其提供一套有效的图像获取方案。本文给出一套从模拟制式视频信号中获取数字静态图像的方案,具有通用性好、占用CPU时间少、实时性强等特点。经实际系统验证,本方案每秒钟可以稳定地获取720×576幅面彩色图像6.25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曹丹华  汤金宽  吴裕斌 《光电工程》2007,34(4):30-33,59
运动人体识别算法由人体目标提取、头部定位、肢体分割和人体建模四部分组成.文中阐述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算法速度的主要函数和原因.分析发现人体目标提取和肢体分割模块占用了算法时间的96%.傅里叶变换和移动向量计算成为影响肢体分割算法速度的"瓶颈",而中值滤波和形态学滤波则是影响人体目标提取算法速度的"瓶颈"因素.针对TMS320C6000DSP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算法优化策略.通过合理配置编译器优化选项、采用内联函数、分解多层循环、指定存储器相关性,以及合理选用标准库函数的方法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执行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人体头部的准确定位是当今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基于视觉特征的人体头部提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粗—精"双步头部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人体头部与躯干相对关系初步确定人体头部位置及大小,然后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个精确定位模板对粗定位结果进行调整,最终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详细阐述了"粗—精"双步头部提取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针对行走中的人体,给出了改进前后两种算法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头部定位算法可以在复杂情况下更精确地定位头部,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平台的USB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P的高速运算性能使它在数字信号的处理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通常数字信号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需要一种非常方便、高速的接口来实现与PC机的接插。本文给出一种基于DSP平台的低成本高速USB接口方案。它采用Philips公司的PDIUSBDl2接口芯片,实现DSP图像采集系统与PC机的高速数据传输。最后作出的接口,其数据传输速率达580KB/s以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