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25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是通过专业整体建设来强化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通过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教改可行性研究,清晰的可以看到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与教学实践的展开,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合格的毕业生和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七种坚果仁中多酚、三萜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果因富含抗氧化等活性成分已成为备受推崇的休闲食品。该研究将核桃、巴旦木、银杏果、花生、葵花籽、野生和种植香榧仁进行对比,评价7种坚果仁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坚果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 0. 05)。葵花籽仁和核桃仁中分别具有最高的总黄酮(35. 16 mg Qu E/g DM)和总酚含量(9. 69 mg GAE/g DM)(槲皮素,quercetin equivalent,Qu E;干原料,dry material,DM;没食子酸,gallic acid equivalent,GAE),(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equivalent,OAE),其次为种植香榧仁;种植香榧仁具有最高的总三萜含量(4. 37 mg OAE/g DM),其次为核桃仁。抗氧化实验表明,种植香榧仁提取物具有最高的DPPH·和ABTS+·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 08 mg E./m L和0. 07 mg E./m L(提取物,extract. E.),但核桃仁提取物的Fe3+还原能力最高,其槲皮素当量还原能力为115. 25 mg Qu E/g E.,种植香榧仁的还原能力次之。以上结果表明,种植香榧仁具有较高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是优于巴旦木、银杏果、花生和葵花籽仁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和应用。学前教育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学前教育硬件设备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搜索与推荐学前教育资源,基于人工智能开发可视化、虚拟化的学前教育课程,培养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室自制的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为原料,研究其在酸性环境下对花生蛋白溶液稳定性影响。本实验选取水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花生蛋白浓度、pH值和蔗糖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为:花生蛋白质量分数为1.5%,pH值为4.0,蔗糖质量分数为10%时,水溶性大豆多质量分数为0.40%。在此条件下,酸性花生蛋白溶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PLC-LTQ/Orbitrap MS/MS)研究阿胶的特征性多肽的18O标记情况和明胶混合物中阿胶、牛皮明胶的定量情况。结果表明,阿胶的特征性多肽均能被2?个18O原子标记,当18O和16O标记多肽以20∶1、10∶1、5∶1、1∶1和1∶5的质量比例混合时,检测到的18O与16O标记多肽比值分别为19.66、10.24、5.01、1.00和0.20。当阿胶和牛皮明胶质量比以1∶10、1∶1和10∶1混合,以18O标记物为内标,检测到的阿胶与明胶比值分别为0.10、1.02和9.72。因此,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HPLC-LTQ/Orbitrap?MS/MS适用于阿胶产品中目标明胶的含量检测,可为阿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以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探究pH、温度、食品配料、金属离子、防腐剂以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鱼鳔胶原肽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鳔胶原肽在酸性环境中抗氧化活性保持得较好,在碱性条件下丧失较快;鱼鳔胶原肽具有较强的耐热性,高温不会降低其抗氧化活性;蔗糖、葡萄糖以及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鱼鳔胶原肽的活性影响不明显,但添加高浓度的食盐会降低鱼鳔胶原肽的抗氧化活性;金属离子Zn~(2+)、Cu~(2+)对鱼鳔胶原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较大,Ca~(2+)的影响较小,K~+、Mg~(2+)无显著影响;模拟胃肠道消化对鱼鳔胶原肽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酶促交联技术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动态高压微射流压力和处理次数的增加,交联效果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底物质量分数和TG酶与底物比的增加交联效果增强,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交联效果先增强后减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传统鱼汤烹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草鱼肉块经油煎后与生姜、大蒜混合水煮制作鱼汤,煮制分为3 个时间段,0~1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6 种,其中萜类20 种、芳香族9 种、醛类5 种、酮类2 种、醇类3 种、呋喃类3 种、含硫化合物3 种、其他1 种;11~2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3 种,其中萜类22 种、芳香族3 种、醛类4 种、酮类1 种、醇类5 种、呋喃类2 种、含硫化合物4 种、其他2 种;21~3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53 种,其中萜类21 种、芳香族5 种、醛类11 种、酮类3 种、醇类5 种、呋喃类2 种、含硫化合物3 种、其他3 种。这些化合物当中,萜和含硫化合物来源于生姜和大蒜,主要形成于煮制的初始阶段且含量在煮制过程中不断下降;醛、醇、酮等化合物主要由脂肪酸氧化形成,且在煮制过程中种类不断丰富,含量逐渐增加。油煎和调料添加是鱼汤风味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原因,煮制是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不断丰富和含量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变革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学前教育”也成为必然,运用“互联网+”理念与技术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开拓智慧路径,将成为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