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Maxwell-Mohr定理建立活塞环自由型线模型,活塞环自由型线和截面尺寸作为输入建立了活塞环/缸套的三维有限元接触模型,得到活塞环/缸套接触力.设计并搭建了活塞环周向张力测量试验台,通过试验很难测得活塞环/缸套整个接触面的接触力(分布力),而只能测得有限个点的支反力(集中力).提出了分布力与集中力的等效原理模型,实现了对活塞环/缸套接触力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在345°位置处有最大误差为8.75%,其他位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整体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模型为活塞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可作为活塞环摩擦、润滑分析的输入,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润滑模型基础上,将活塞环润滑特性、活塞环动力学、滑油输运、环组窜气、几何结构参数、缸套变形,固体颗粒等多因素进行耦合,建立了考虑针对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结构与供油方式的特殊性的供油润滑模型,并对环组间的窜气以及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缸套表面所特有的表面织构与油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速机活塞环跨越动压、混合以及边界润滑三个区域,润滑油的供给条件及固体颗粒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MFT—3000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活塞环—缸套摩擦副边界润滑状态下摩擦化学膜摩擦系数的测量.首先,通过适用于试验机的润滑仿真模型得到了能够出现边界润滑状态的工况范围,完成了试验工况的初步筛选,并通过试验对此范围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然后,设置空白对照试验保证试验过程中能够生成摩擦化学膜.最后,通过多因素(载荷、...  相似文献   
4.
针对夜晚环境中传统交通流量统计出现的实时性、鲁棒性及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 v5s交通流量统计算法.采用残差网络的连接结构对YOLO v5s算法中的Fo-cUs层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YOLO v5s算法与DeepSORT跟踪算法、统计模块搭建高效的交通流量统计框架.采集实际路况的夜间场景视频来对...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道路目标检测精度,基于YOLOv5网络模型,引入自底向上的PANet网络结构,以增强特征融合;采用具有方向感知与位置信息的目标注意力机制,以增强对目标位置的感知能力;增加了一个YOLO检测头,以增强对小目标的学习能力。采用改进的CIOU(ICIOU)目标回归损失函数,使得整个模型对图像特征的学习能力和目标检测精度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华为SODA10M数据集下的mAP达到了68.2%,相比原YOLOv5网络mAP提升了15.4个百分点,检测精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图像尺寸对检测时间和精度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图像输入尺寸,可以在检测速度下降不大(23.3个百分点)的前提下,使得mAP明显提升(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废漆包线低能耗、无害化精制的需求,提出使用摩擦碰撞方法去除铜米表面漆膜,设计并研制了漆包线铜米摩擦脱膜精制生产线,在保证生产线高程度自动化的基础上,要求设备平稳高效运行。使用长度为5~10 mm、直径为0. 26~0. 6 mm的漆包线铜米对样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铜米脱膜效率达96%以上,处理能力为10 t/h,平均能耗为1. 7 kW·h/t,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船用中速机顶环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润滑模型、微凸体接触模型和颗粒承载模型,引入颗粒的粒径和质量浓度,提出了一种活塞环-缸套液固两相润滑模型,分析了颗粒的承载能力、摩擦力、摩擦功耗,探究了固体颗粒对中速机润滑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往复摩擦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摩擦力矩的轴系扭振计算模型,以此分析含颗粒润滑状态对扭振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固体颗粒使活塞环-缸套间的最小油膜厚度和摩擦力增大;柴油机轴系的扭振增大,其中2、4谐次对应扭角增大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