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可以大规模普及及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本研究阐述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在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详细的分析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具体业务需要,同时进行了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互节点、通讯网络、运营管理平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本系统在山东省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理论计算和模拟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平衡点温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种建筑总得热量计算方法对供暖平衡点温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各城镇间供暖平衡点温度的差异及不同基准温度下供暖度日数的差异。结果显示:以整个供暖期作为计算时段的方法适宜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而青藏高原地区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所得度日数均不能较好反映出该地区的建筑能耗水平;居住建筑供暖平衡点温度与地区气候寒冷程度存在一定关联,随着气候寒冷程度的降低,供暖平衡点温度逐渐升高,选取的72个代表城镇的居住建筑供暖平衡点温度为10.6~13.5℃;与以18℃为基准的供暖度日数相比,将供暖平衡点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后,各城镇的供暖度日数呈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吸附法回收油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为吸附剂吸附回收油气,比较了两者油气吸附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吸附条件下,活性炭纤维对油气的穿透吸附量为114.0mg/g,明显大于活性炭对油气的穿透吸附量(71.8 mg/g),而且活性炭纤维床层的最高温升仅为4.7℃,低于活性炭床层温升(12.0℃);活性炭纤维对油气的吸附速率快、穿透时间短,但是能处理的油气的浓度小;活性炭重复利用18次后失活,活性炭纤维利用20次后失活.  相似文献   
4.
对胜利探区新近系气藏进行综合分析,地质特征:气层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剖面上呈透镜状,主要发育有岩性气藏、断块气藏和断块-岩性气藏。气藏储层埋藏浅、压实程度低,以高孔高渗为特征,气、水关系复杂,一个含气砂体就是一个气藏单元。开采特征:气井生产过程中产量压力递减快、出砂严重。开发策略:实现合理开采应采取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开发对策,生产前进行先期防砂,根据不破坏储层结构、避免井底积液、合理利用地层能量等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提高气藏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吸附回收油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分离油气与氮气的混合气,采用氮吸附法表征活性炭的孔结构,分析活性炭孔隙结构、油气的进口浓度和吸附床层尺寸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真空度和脱附时间对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油气的吸附能力取决于其孔径为1~2nm孔的发达程度;虽然增大进口油气浓度可提高穿透吸附量,但是要以缩短穿透时间和较高的床层温升为代价;较大的床层尺寸可在提高穿透吸附量的同时保证较长的穿透时间和较低的床层温升;降低真空度、延长脱附时间有利于油气的脱附,但是在满足较高脱附率的同时要兼顾到操作费用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对其油气吸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市售活性炭分别采用活化和氢还原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N_2吸附、IR、元素分析等表征方式研究活性炭处理前后的结构性能,探究活性炭的表面与孔结构特性对其油气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水蒸气活化和氢还原处理后,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含氧基团均发生改变,对活性炭油气吸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活性炭的孔结构特性对其吸附油气能力起决定作用,经水蒸气活化,孔径在1~2 nm之间的孔发达,对油气的穿透吸附量提高47.5%;经高温氢气处理后的活性炭,表面含氧量降低了23%,对油气的穿透吸附量提高23.9%。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培养鼠李糖乳杆菌中的培养基中添加黄芪多糖,探究黄芪多糖对鼠李多糖杆菌的生长有无促进作用、相应培养基中黄芪多糖最适的添加浓度以及逆境环境的耐受性和发酵效率。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其它成分不变,随着培养基中黄芪多糖浓度的增加,鼠李多糖乳杆菌的活菌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在黄芪多糖质量分数为2.5%时,菌株活菌数达到最大。相应的菌株耐高温特性实验表明,在常、高温两种培养条件下培养,对照组的存活率要显著高于空白处理。  相似文献   
8.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中外含油气盆地中均有发现,并且泥岩裂缝作为一种隐蔽输导体系,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从东营凹陷裂缝的特征成因出发,按照裂缝与岩层层面的空间关系,分为垂向裂缝、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东营凹陷泥岩裂缝主要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裂缝和垂向差异载荷裂缝。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裂缝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南部缓坡的上倾方向和西部隆起区,同时垂向差异载荷对东营凹陷第三纪以来的裂缝活动有重要影响,裂缝的发育为油气在烃源岩中运移和聚集提供了有利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在裂缝中,油气运移阻力较低,在压差或浮力驱动下向上或上倾方向运移,即东营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构造高点、鼻状构造轴部附近或断裂带附近。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冷冻熟制马铃薯烩面的品质,在马铃薯烩面冻制前对其进行了低温水洗和适度干燥处理,并研究了冻前预处理对冻藏过程中冷冻熟制马铃薯烩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冷冻熟制马铃薯烩面复煮损失呈升高的趋势,质构特性变差,水洗温度为4℃时,冻藏时间在1~28 d之间,冷冻熟制马铃薯烩面复煮损失无显著性差异,而其质构特性变化较小。干燥温度45℃、时间为9 min时,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冷冻熟制马铃薯烩面复煮损失及质构特性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静脉输液控制装置在注射过程中存在滴速控制精度低、换液或突发情况发现不及时、医务人员工作量大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智能输液控制系统,该系统是由MSP430低功耗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由步进电机作为系统的执行机构并结合PID算法控制液体滴落速度;由红外对管检测液体的滴速以及储液瓶液位的高低,并将实时滴速以及液位等情况通过CC2530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医疗控制站的PC上,医务人员可通过PC实时监控多个病人的输液情况。与现有的输液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增加了紧急报警、体温检测及语音提示功能,使系统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