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稠油为唯一碳源,从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渣油中,经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细菌菌株11株、真菌23株和放线菌10株。将在含油培养基上长势良好的菌株进行室内摇瓶实验,发现真菌的降解效果好于细菌,F2006的降解效果最好,14d去除率达到39.8%。在胶质和沥青质污染土壤中,观察真菌F4、F2008、F9902、F2006、F2017、F6和F9904在14d、28d和42d对胶质和沥青质的去除率,测试结果表明,菌株F2006和F2008降解效果较好,在42d时去除率分别达到55.73%和57.62%。两次实验说明,菌株F2006为降解胶质和沥青质的优势菌株,在生物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试验,研究不同C/N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有机磷的矿化特征与进程。结果表明:新鲜粪肥类有机物料中磷以无机磷(P i)为主,秸秆类有机物料中磷以有机磷(Po)为主,有机物料中有机磷在培养的前30天矿化最快,之后趋于平缓,培养结束时,供试有机物料中磷均以无机磷为主,约占全磷的70~90%;不同有机物料有机磷的残留率在腐解前期差别很大,后期趋于一致,有机磷的矿化要先于有机氮;有机物料中磷的矿化速率大小与C/PO及有机磷含量的大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有效开发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制造生物有机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畜禽粪便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并阐述其产生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有机废弃物堆肥发酵的影响.为筛选堆肥效果更好的优势菌种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选取3种代表性微生物菌剂进行有机废弃物堆肥试验.并对堆肥温度、含水率、pH值、C/N、养分组成、种子发芽指数及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评判供试菌剂的性价比.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堆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菌剂3应用于有机废弃物堆肥发酵起温快,持续温度高,脱水快且稳定,最终含水率较低,pH值保持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一次发酵后期C/N更接近(20~35):1的理想范围,磷钾没有流失和富集,氮损失较大,种子发芽指数高,单位粪大肠菌群数小,综合判定菌剂3的堆肥效果相对较好.结论 菌剂3对有机废弃物堆肥的发酵效果优于其它菌剂.  相似文献   
5.
稠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生物-植物联合对稠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高效降解菌B2020以及B22发酵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荆加入稠油污染土壤,再施用复合肥和柴油补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底物,分析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的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降解效果最好的组合为,处理时间为120d,菌剂(每kg土中)投加量为50g,生物表面活性剂(每kg土中)投加量为100g,复合肥(每kg土中)投加量为0.1g,结论在植物生长初期(40d),影响石油污染土壤总石油烃(TPH)降解的显著因子为投加菌剂量;植物生长中期和后期(80d,120d),影响TPH降解率的因子为生物茬面活性剂和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6.
除油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修复,从大庆油田油泥和油田污水中富集培养、分离得到52株菌,通过对各菌株的排油活性及表面张力实验,优选出菌株B381、B101、B64和C43,它们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较低,并且表面活性稳定.对纯化的表面活性剂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成分为脂肽类(Lipopeptide)、鼠李糖脂(Rham nolipid)、槐糖脂(Sophrolipids)及甘油酯类(G lyceride)化合物.用这4株菌的发酵液进行了油泥处理实验,72 h后石油去除率平均达70%以上.与对照样品相比,石油去除率提高到大约7~9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过量Mg^2+对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清洁土壤中投加不同质量浓度的MgC l2试剂,经过28 d的培养,期间在第1、3、7、14、28 d取样,测定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数据分析表明Mg^2+对脲酶有激活作用,当Mg^2+的质量分数为0.6%时,土壤脲酶活性提高最多,为91.6%,脲酶活性增加的程度为:0.6%〉0.8%〉0.4%〉0.2%〉1.0%〉0,并且第1 d是观测脲酶变化的最佳时间.Mg^2+对磷酸酶活性有先激活再抑制的作用,其活性在第3 d有大幅度增加,而从第14 d开始到第28 d,5个含不同质量分数Mg^2+的土样,其磷酸酶活性全都低于空白试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试验的所有土样中均受到长效抑制.结论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对Mg^2+反映敏感,在Mg^2+质量分数为0.6%时可以短期提高土壤肥力,但是长期大量的Mg^2+介入土壤会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因此,可以考虑以Mg^2+作为镁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A/O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试验,研究A/O反应器联合驯化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去除规律.方法 A/O工艺对猪场厌氧发酵液启动完成后,改变系统运行参数,包括:溶解氧(DO)、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内循环回流比(r)等,研究系统处理效率.结果 采用了先独立后联合的启动方式,在历时50 d后,A/O反应器顺利启动,出水COD、NH3-N去除率均稳定的保持在90%左右,TN去除率最高可到60%左右.当DO由2 mg/L提高到3 mg/L时,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均有所提高,其中氨氮去除效果尤为明显,好氧区内的DO质量浓度最佳为3 mg/L.控制溶解氧含量为3.0 mg/L,当好氧区的HRT由12 h降低为10 h时,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均有所下降,因此好氧区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应维持在10~12 h.结论 在不同的硝化液回流比下,A/O膜生物反应器对COD去除效果变化不大,而对总氮去除影响较大,得出此次试验硝化液的最佳回流比为3.0.  相似文献   
9.
通过拮抗实验选用高效降解菌B2020,真菌F2006、F2008、F6、F9904、F9902进行互配,对生物预制床中的高凝油、稠油、特稠油、稀油进行处理,发现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的降解有促进降解作用,在90~120d降解率提高较大。如果空气温度较高,无论是否施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石油的降解速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平均提高幅度为15%左右。因此,生物修复应尽量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