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1.6MW_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详细介绍其设计流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项目采用245Wp多晶硅组件和组串型28k W逆变器,设计中彩钢瓦屋顶采用简单可靠的平铺安装方式。将3个区域共计1.6MW_p的光伏系统经逆变后连接汇流集中升压,升压后接入用户10k V母线处。所发电量全部供给厂区负荷就地消纳,余电上网。本项目接入后满足规范相关短路电流表要小于10%的要求。在电气二次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保护配置、光伏发电站调度自动化、计量、系统通信和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等方面。发电量可以作为光伏电站建设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太阳辐射值,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得出系统的年发电量预测值,光伏电站运行期25年内的年平均发电量为1568226.99k W·h,年均每瓦发电量为0.953938377k W·h。  相似文献   
2.
王勋志 《建筑知识》2014,(1):387-38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在建筑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背景之下,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而在实施建筑节能的过程中,外墙保温技术尤为成熟,作为一种高效的节能手段,外墙保温具有普通节能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保温节能方式。本文将分析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主要种类及优势所在,探讨其在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以更好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套注橡机联网监控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现场。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注橡机内设的PLC中数据,确保了机器在长时间内安全高效地连续运行。整个系统由主控层、通讯管理层和现场控制层组成:主控层利用计算机作为监控主机,运行组态软件,并通过工业以太网与通讯管理机进行通信;通讯管理层由工控机与通讯卡组成,其中架设有OPC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的通信管理;现场控制层由西门子SF300、SF200系列PLC和永宏FBE-28MU系列PLC构成,控制注橡机机械部件的动作和传感器的信息采集。通过对多台注橡机长时间的连续监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温度精确控制,以保证整个生产的安全、高效、连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某60MWp地面光伏电站为蓝本,详细介绍大型光伏电站的设计流程。目前国外光伏电池总的发展趋势是从高价的变换效率高的单晶硅向低价的变换效率低的多晶硅方向变化,同时考虑到减少占地面积、降低组件安装量,推荐采用大功率的250Wp多晶硅光伏组件,采用固定安装式,光伏阵列最佳倾角为39°。逆变器主要选用500k W逆变器,另选用3台3300k W箱式逆变器。光伏组件的串联组数为22(串),光伏组件最小行间距为6.8m。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全部采用固定式多晶硅光伏组件方式。多晶硅光伏组件选用250Wp,共计247456块。其中50MWp区域选用单台500k W容量的逆变器,共计100台;另10MWp区域选用3.3MW容量箱式逆变器,共3台。此外还有电气一次设计、电气二次设计和防雷接地保护。发电量可以作为电站建设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计算,预测电站运行期25年内的年平均发电量为11967.39×104k W·h,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934.47h。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环形物件针雕刻系统,并介绍了该环形物件针雕系统的控制策略。该系统创造性地利用文字和图片的点阵来控制步进电机和钻石针的工作,以便在环形物件上雕刻出文字和图案。由VisualC++6.0开发上位机软件获取文字和图片的点阵,并把点阵传送到以STC12C5616AD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针雕机,针雕机根据文字和图片点阵就可以实现文字和图片的雕刻。实践证明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勋志 《中华建设》2014,(2):110-111
正伴随着环境破坏日渐严重以及各种恶劣气象灾害,全球掀起了节能减排的热潮,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工业发展但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趋势也是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指包含了建筑、结构、设备等方面的综合性节能设计,笔者在下文中将结合个人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在建筑中如何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