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介绍了200 MW及以下的大中型氢气内部冷却的汽轮发电机,转子励磁绕组线圈引线部件的熔化或损坏事故,采取的对策,调查分析,并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原因涉及到多种方面,其中包括:电机型号、运行工况、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维护等。提供了主要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古树一般是指生长年份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一般是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及特殊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或者品种稀缺,它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林木资源中的瑰宝,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被誉为“活的文物”“绿色化石”。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科学技术的进步,铁路客运业务迅猛发展,多种新型空调客车已大量投入使用,尤其是高速列车的研制和使用,对客车玻璃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铁道车辆的特殊使用环境,探讨玻璃材料在铁道车辆上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共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玻璃材料在建筑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玻璃材料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促进玻璃深加工产业调整,以适当的立法方式要来在建筑物的必要场合强制使用安全玻璃,其时机已经成熟。 二、建筑上大量使用普通玻璃 对人体危害极大 普通玻璃由于其固有的物理性能,容易破碎,一旦破碎后,具有锋利的刀刃状边缘,极易造成人体伤害。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的参数取值和性能等级划分研究不足,基于试验数据,通过2轮遍历搜索,确定了参数取值;并参照已有的性能等级划分,确定了适用于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的性能等级划分标准。用一组一维试验验证了参数取值和性能等级划分对于不同加载路径的适用性;用另一组试验验证了它们对于空间受力构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参数和性能等级划分标准与已有的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表达式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损伤指标,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评价不同一维加载模式或空间受力构件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通过DEFORM-3D三维模拟软件,模拟了石油管道阀体大锻件锤上热模锻成形过程。利用相应的微观组织模型,分析了不同始锻温度对阀体锻件晶粒尺寸的影响,并探讨了阀体锻件成形的晶粒细化机理,同时对晶粒尺寸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始锻温度为1150和1200℃的阀体大锻件的晶粒细化程度要优于始锻温度为1100℃的阀体大锻件的晶粒细化程度;当初始锻造温度为1150℃时,晶粒细化效果最好,整体锻件平均晶粒尺寸为46.2μm;当初始锻造温度为1200℃时,锻件晶粒发生局部粗化的现象。经生产验证:通过改进始锻温度参数,可以实现晶粒进一步的细化,从而使得产品的机械性能及使用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的汽车用安全玻璃王文彪莫娇杨建军(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所100024)自从1909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次在其公司生产的“T”型车上使用玻璃作为风挡材料以来,玻璃由于具有良好的光学性、易成形及稳定的耐环境性能使其在汽车上得以广泛的应用。国内...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种高压气体减压系统,介绍其工作原理,建立了气体减压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基于AMESim对高压气体减压系统做进一步的仿真研究。论证了高压气体减压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了减压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对气体能量的影响,为合理的设计高压气体减压系统的元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索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途径,是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以生态治理难度极大的黄河流域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经济学、生态产业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应遵循的原则,探索了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模式,并开展了示范应用。1)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原理是行为互驱动、效应互补偿,应遵循的原则是“双律适应、适地适生、三方意愿”;2)鉴于砒砂岩覆土区、覆沙区、裸露区生态环境有明显差异,分别构建了小流域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和模式,以坡顶、坡面和沟道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3个地貌单元,选择兼具水土保持功能和饲用、药用、食用等经济开发价值的作物进行生物措施配置,配合注浆固结、抗蚀促生、砒砂岩改性等新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生态治理;3)研发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改良砒砂岩土壤、砒砂岩复配风沙土+生物改良提质、灌草优化平茬及饲料加工、煤矸石改性资源化利用、高陡边坡抗蚀+控渗+植生固稳、生态果园建植等关键技术;4)基于砒砂岩覆沙区“土壤改良固沙+”(如土壤改良固沙+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