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研究脱气时间对电缆绝缘层中剩余交联副产物的影响,在65℃的烘房中对交联聚乙烯(XLPE)高压直流(HVDC)电缆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脱气处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了经过4、5、6周脱气处理后XLPE绝缘中残留的交联副产物的种类和含量,同时对不同脱气时间的试样切片进行空间电荷测试,分析不同脱气时间对试样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LPE中的交联副产物主要为α-甲基苯乙烯、苯乙酮和苯甲醇,且其含量随脱气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不同交联副产物的脱出速率不同。同一种交联副产物其脱出速率在不同脱气阶段也有所不同。不同脱气时间的试样在短路过程中的平均体电荷密度及其衰减率明显不同,随着脱气时间的延长,相同短路时间的试样中平均体电荷密度有所下降,试样中的平均体电荷密度衰减率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电缆的广泛应用,由电树枝化导致的电缆绝缘失效问题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交联聚乙烯(XLPE)和纳米Mg O掺杂的交联聚乙烯(Mg O/XLP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在20~80℃下的周期性直流接地电树枝和交流电树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材料中的周期性直流接地电树枝呈枝状,对应的分形维数接近1,交流电树枝呈丛状,对应的分形维数接近2;纳米Mg O颗粒的添加对于抑制周期性直流接地电树枝的生长有显著效果,但对抑制交流电树枝的生长效果有限;XLPE中的周期性直流接地电树枝长度随温度的上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g O/XLPE材料中的周期性直流接地电树枝长度随温度的上升变化不明显,两种材料中的交流电树枝长度随温度的上升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增幅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多管开路故障定位方法存在故障阈值难选择、计算过程复杂、需增加额外检测环节等难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基于故障状态下子模块电容电流实际路径与理论路径对比分析,提出将子模块电容电流的理论值和实际值误差作为新的故障诊断特征。采用无模型、鲁棒性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网络作为新的故障定位方案,实现子模块多管开路故障的快速定位。所提方法通过建立子模块电容电流估计方程,基于一阶欧拉近似原理,可通过子模块电容电压估计其电流值,无需增加额外的电流传感器。且相较于现有基于电容电压的故障特征,该特征可在电容电压未严重偏离正常值时,快速反映子模块故障状态。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和StarSim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故障定位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物角色的产品用户需求获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产品设计能深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在设计开发前期有效准确获取用户需求就变得十分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物角色模型的产品用户需求获取的新方法。通过场景细分确定典型用户,结合5W2H法提炼构建用户人物角色模型,通过KJ法对人物角色模型中提炼的用户需求进行聚类,得到典型用户需求指标体系。使用改进后的主观赋权法确定参数的权重,加权各方案并比较最终确定用户需求。并以无线移动终端产品造型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息物理系统下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 FDIA)中的随机攻击和隐蔽攻击,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研究了攻击检测问题。常用的卡方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FDIA中的随机攻击,但是具有隐蔽性的FDIA可以绕过错误数据检测机制,使得卡方检测失败。由此在卡方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相似性检测,针对系统噪声的时变特性,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提出新的检测方法。该算法解决了实际噪声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且能有效检测FDIA中的随机攻击和隐蔽攻击。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多层介质复合绝缘结构的物理界面往往比介质本体更容易积累空间电荷,进而发生绝缘劣化,因此被认为是绝缘当中的薄弱点。通过对低密度聚乙烯/乙丙橡胶双层介质的高场电导特性和空间电荷分布测试,分析了界面空间电荷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低密度聚乙烯/乙丙橡胶双层介质的界面空间电荷由Maxwell-Wagner(M-W)极化引起的极化电荷和阴极注入的电子电荷共同组成。由于低密度聚乙烯和乙丙橡胶的电导率的电场依赖性不同,导致界面极化电荷的极性和电荷量均随外施电场的升高而变化;阴极注入的电子在外施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迁移,通过界面进入乙丙橡胶中后被其表面的深陷阱捕获,形成负极性界面电荷的积累,导致实际的界面空间电荷特性偏离M-W极化模型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多糖保鲜涂膜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本实验以魔芋葡聚糖(konjac glucan,KGM)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成膜基质,以百里香酚(thymol,Thy)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lysine hydrochloride,ε-PL)为保鲜剂,制备了三明治型KGM/SA/KGM复合保鲜涂膜。以生鲜三文鱼鱼片为对象,研究4℃贮藏条件下复合涂膜对三文鱼鱼片蛋白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同期无菌水处理的三文鱼鱼片相比,复合涂膜处理后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巯基含量及Ca2+-ATPase活力增加,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明显降低,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显示,蛋白质三级和二级结构较为完整。经KGM/SA+ε-PL/KGM+Thy复合涂膜处理的鱼片在贮藏后期各项蛋白氧化指标均优于同期KGM/SA+ε-PL/KGM和KGM/SA+Thy/KGM复合涂膜处理样品。即三明治型KGM/SA/KGM复合涂膜中的ε-PL和Thy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更好地延缓蛋白质氧化变性。本研究可为可食性保鲜涂膜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XLPE)材料与质量分数为05%的 MgO/XLPE纳米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了直流接地电树枝实验与基于电声脉冲法的空间电荷测量。电树枝实验表明,正极性下MgO/XLPE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更高的50%电树枝引发电压;空间电荷测量结果表明XLPE中有更多同极性电荷注入,说明纳米颗粒的添加阻碍了针尖处同极性电荷的注入与抽出,进而阻碍了电树枝引发。正极性下MgO/XLPE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小的平均电树枝长度与宽度,这是由于高场强区产生的载流子与纳米颗粒发生碰撞,导致电树枝生长较慢。此外,正极性下MgO/XLPE纳米复合材料中平均电树枝长宽比随电压升高下降更快,这是由于电树枝无法穿透纳米颗粒,只能从其表面绕过,导致了电树枝通道方向的改变与细小分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宁康苑小区1 0 2名高校毕业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访谈与问卷调查等,从经济、通勤、交往和环境四个方面展开数据采集与分析,总结出"收入低、通勤时间长、爱交往及追求环境空间"是"蜂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其聚居地("蜂巢")具有"租金低、交通便捷、环境相对舒适"的特点,城市规划中应加强"蜂巢"规划设计专题研究,扩大住房保障对象范畴,组织专门化的"蜂巢"建设,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解决城市中异地择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生活居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