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归纳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产氢机理、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制糖废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制糖废水的处理研究进展,可知目前的处理主要集中在厌氧发酵制氢工艺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开展后续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生物制氢技术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易进行自动控制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由于微滤膜和超滤膜可截留水中绝大部分悬浮物、胶体和细菌,是可靠的除浊和消毒工艺,所以可以替代传统处理工艺,更广泛地用于饮用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糖厂废水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制氢的原理、工程控制参数,重点阐述了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UASB反应器进行生物制氢,在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许多成果,但仍然没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为在启动和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和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物制氢技术在开发能源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地位,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系统(CSTR)采用机械搅拌,传质效率高,可有效提高产氢效率,同时此设备技术要求较为简单,能大幅降低生物制氢的成本,易于实现氢气的工业化生产.本文阐述了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生物制氢系统的研究进展,着重剖析了CSTR生物制氢系统的影响因素、底物范围和相关的技术研究,并对其发展和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以糖蜜废水和人工稀释的赤糖水为发酵底物,采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作为反应装置,对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2h,温度控制在(35±1)℃,维持反应器内底物COD浓度负荷为3000mg/L时,以糖蜜和赤糖废水为底物时,其最大产氢量分别为0.65L/d和1.95L/d。其液相末端组分的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发酵前28d主要以乙酸和丙酸为主,当底物由糖蜜变为赤糖时,丙酸和丁酸的比例明显下降,其比例从底物改变前的25.7%和15.4%下降到底物改变后的11.8%和9.47%,发酵类型由混合酸发酵转变为稳定的乙醇型发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案例教学方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环境科学课程的特点,对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科学课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教师教学水平、教学形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最具应用前景之一是处理废水的同时能够产生电能.以糖蜜废水作为阳极基质,以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做阴极溶液,研究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电极面积对产电性能和COD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外电阻为300Ω时,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面积为76.8cm2)及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面积为78.15cm2)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0.22mW/cm2和0.28mW/cm2.在前200个小时内,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第60个小时时产生最大电压71.1 mV和最大电流189.5 μA,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第190个小时时产生最大电压81.1 mV和最大电流228.1μA.同时,当Zn2+作阴极溶液时,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溶液的COD去除率在1.5%到7.02%之间,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溶液的COD去除率在0到14.96%之间.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糖蜜酒精废水的治理技术,分析了农田灌溉法、浓缩处理法、厌氧法,包括UASB、IC、ABR、UMAR、好氧法、厌氧—好氧处理法、氧化处理法,包括WAO、SCWO、其他方法,如EM、微氧技术的优缺点.认为资源化结合治理方法是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梁乾伟  李永峰  程国玲 《化工进展》2016,35(8):2575-2579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填料的投加对MBR污水处理效率和膜污染进程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别向MBR中投加不同量的软性和硬性悬浮填料,研究了悬浮填料对MBR运行效率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填料后MBR对COD、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有所提高,明显减缓了膜污染的进程。软性填料对MBR的改善效果优于硬性填料,投加20%的软性填料时,系统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6.53%、98.21%和52.75%,系统运行30天时的膜污染情况比未投加填料的系统减缓了41.43%。通过对比发现软性填料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提高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从而提高MBR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同时改善膜污染,是一种加强MBR系统的适宜填料,最佳投加量为反应器有效体积的20%。  相似文献   
10.
菌根作为真菌与植物的结合体,有着独特的酶途径,可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不仅能从微生物修复角度影响有机物降解,还能从植物修复角度影响有机物的降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菌根真菌对土壤中的石油类、农药、氯代芳香烃类及酞酸脂类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进展,探讨了菌根降解污染物的内在可能机理,其中包括酶的作用、根际的作用及土壤中其他微生物对降解的贡献。综合菌根真菌在生物修复中的优点,认为其在生物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