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8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无偏载装车系统是对高速货运动车组集装器智能称重和智能配载的专业检测设备,通过该设备,控制了列车的偏载率,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本文简要介绍了设备原理及系统构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主动配电网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群体性的主动需求行为,电网负荷特性随之发生改变,降低了传统负荷预测技术的预测精度。考虑主动配电网在传统负荷的基础上引入响应负荷的计算分析,提出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组合预测方法。分析用户响应特性及规律,考虑影响用户响应度的因素并将其线性参数化,建立基于响应度评估模型的响应负荷预测方法;将传统负荷分解成季节性基荷和残差,基荷采用相似日负荷预测技术进行预测,残差利用集成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建立改进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利用时变响应模型模拟主动配电网负荷数据集来进行仿真验证,与其他负荷预测技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负荷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无偏载装车系统是用于高速货运动车组集装器智能称重和智能配载的专用系统,其控制系统通过PLC系统、工控机和手持客户端,实现了集装器的智能称重和智能配载,控制了列车的偏载率,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本文简要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构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渗透率在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中不断增加,配电网运行规划难度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故障时配电网形成孤岛运行后,DG出力与负荷需求分配不均,供电效率下降的情况居多。该文针对以上问题对主动配电网故障后孤岛运行展开研究,考虑DG的间歇性出力对其建立概率模型,同时对需求侧负荷进行时序性建模,提出一种基于多时段DG-负荷有功功率平衡的孤岛划分方法。在DG出力不足的情况下,根据负荷优先级和可控度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优切负荷,精准切除优先级低的负荷,保证多负荷、重要负荷供电。最后通过PGE 69配电网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孤岛供电范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阻垢剂动态阻垢性能评价方法,本方法是对极限碳酸盐硬度法的改进和创新,在实验设备上做到精简,在氯离子浓度的测定和碱度的测定程序上做到简化,使阻垢剂的评定筛选做到快速,重现性好,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冷冻干燥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相结合技术萃取大蒜油,通过均匀设计在萃取率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CO2流量之间建立了理论模型,确定了SC-CO22萃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5h,CO2流量44kg/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1.19%.  相似文献   
8.
加油站安装的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采用一定的组网方式完成数据通讯功能。本文针对加油站可采用的组网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传统的有线方式、新兴的无线方式。首先分析有线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其次提出无线方式应用于加油站的可能性,并深入分析各种可选择的无线技术和方案,如:蓝牙、WiFi、 433MHz、 ZigBee等,最后提出可实现的无线通讯方式,给出无线组网方式的在线监控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油页岩资源现状及国外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进展,全球共有300多个油页岩矿藏,分布于40个国家,页岩油的储量为是石油资源量的4倍。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采用电导加热破碎工艺处理油页岩,壳牌公司进行了地下干馏试验,红叶资源公司开发新型开采技术。爱沙尼亚爱耐飞特公司的油页岩加工利用方式主要是燃烧发电,其电厂的发电量高达全国用电量的90%。澳大利亚昆士兰能源公司发明了派拉霍型干馏工艺,并建设了示范装置,目前已经试车。约旦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展油页岩加工利用研究试验及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FPGA芯片及D/A转换器,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频率、幅值可调的信号发生器,同时阐述了该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设计思路。经过电路调试,输出波形达到技术要求,证明了该信号发生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