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压裂车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野外油井压裂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高压作业的特点和压裂车组不能远程控制的现状,根据压裂施工对压裂车组的控制要求,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传感器,西门子S7-300 PLC及其输入输出模块构成一套仪器车为主站,压裂车和混砂车为从站的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模块化方法设计编写程序,实现了对压裂车组油门、换档,熄火、超压保护、绞龙转速的远程控制和机车动态参数的监测;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控制效果良好,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
智能温度控制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温度控制仪不能编程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可编程智能温度控制仪及其软硬件实现方法.该温控仪可根据现场工艺特点,对每个工艺流程编程,并自动完成流程动作,其控制算法采用一种新的Fuzzy PID控制,充分结合了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的优点.最后,给出温控仪在某印染厂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抽油机负载特性的分析和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抽油机负载自动跟踪调压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电机运行的功率因数,动态调整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减小电机的平均工作电流,改善电机功率因数。现场实验表明,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片机的环型数据通信网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单片机串口连接的环型数据通信网络,论述了该网络的结构及通信原理,系统采用的通信协议及差错处理方法,并给出了有关通信软件设计的程序流程图及相应的源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田联合站污水岗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等问题.设计污水外输自动化调控模型;此模型通过改变抽水电动机给定频率,从而改变排水速率,把缓冲罐内污水液位稳定在许可范围之内,通过对调控需求的分析研究,以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为基础,找到一种合理的优化调控算法模型,并结合实际生产进一步分析所设计模型的可行性;此模型结合自动化控制需求应用人工智能理论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做到应用创新;所设计的系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污水外输自动化的程度,同时保证生产更安全经济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单片机通信网络的集散式电机同步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构成控制系统的单片机环型通信网络、同步控制器、集中控制器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多阈值划分的连续AdaBoost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AdaBoost算法要求对样本空间进行划分,传统的等距划分无法体现正负样本各自的分布规律.对基于连续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结合离散AdaBoost中弱分类器的阈值选取策略,通过多重最优阈值选择方法实现了样本空间的合理划分.在MIT-CBCL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比等距划分和连续AdaBoost算法检测率提高0.5%和2%,错误率降低0.15%和0.27%,算法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8.
AdaBoost算法要提高检测精度,需要级联更多的强分类器,这样会降低检测速度.针对这个问题,在AdaBoost级联分类器中引入加权判决函数,对其中相互独立的级联分类器判决结果进行信息融合,不增加级联的强分类器个数,提高了检测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检测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率,在CMU+MIT人脸测试库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算法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8032单片机实现的高精度水浴温度模糊控制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控制方法是在常规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补偿及反馈调节环节,既简化了多变量模糊控制器设计,又提高了控制精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其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AD976/AD976A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低价格的16位模数转换器。本文主要介绍该芯片的特性、内部结构及转换原理、引脚功能、转换时序、外接电路及其与8031单片机的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