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9月,新浪、搜狐相继推出“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和“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随后,博客网“2005年中国网络传播学院奖·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闪亮登场……博客PK愈演愈烈。有网友称,博客是一场全民写作运动;新华社评,中国互联网迎来了博客热;有观点认为,2005年或许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博客元年。博客经济在我国已经萌芽,博客之战,向左?向右?  相似文献   
2.
姜欣是国内某知名大学的研究生,两年的研究生生活一晃而过,又到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了。“两年前为了避开就业高峰期,我选择了考研,以为研究生毕业了就业形势会缓和一些。但没有想到现在的就业竞争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激烈了,或许当初选择读研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两年前,姜  相似文献   
3.
灵动与雅静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T人都因为职业的缘故而木讷寡言,他们与机器沟通的能力显然优于与人沟通的能力.像艺术家,但是没有艺术家的灵气;像民工,却又比民工穿着整齐.IT人,随着IT这个朝阳产业的繁荣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族群.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每天都在忙碌着,不仅是为了工作,也是为了生活.年轻,是他们的资本;热情、开朗、朝气蓬勃,是他们的性格.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引导您的视线透过IT这层神秘的面纱去了解真正的IT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秋天。中国的互联网界因为火热的博客PK而没有丝毫的凉意。  相似文献   
5.
又到开学的季节了,校园中又迎来了新的面孔,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学,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开始。作为学生,学习用品就如同战士的武器,现今的学生品味和要求已经与前辈们大不一样了。数码的流行、电脑的普及,都给现今的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学习工具。曾几何时笨重的walkman已被小巧的MP3所代替,厚重的词典早被轻薄的文曲星取代,而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则成为了学习工具的一场革命。那么,当代的学生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学习工具呢?  相似文献   
6.
问情!     
“星辰碧落人归去,脉脉情,总难语,为何永绝阴阳,方解情深如许?唯盼来生长相聚,最难遣,离愁别绪,对皓皓星天,系相思千缕。万般寂寞凭谁诉,花落尽,春光暮,心中悔不当初梦里思量百度,斯人再度红尘处,真似幻,不敢轻触,早知死生盟,造化不轻负。”——终于完结了。我默默地坐在电脑屏幕前,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已经好久好久都没有的一种悲伤的感觉缠绕在心间,挥散不去又发泄不出。经过五十多个小时鏖战,游戏终于通关了。然而,我并没有通关的喜悦,只是陷入一股郁郁的忧伤之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迅猛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日益激烈、复杂的商业环境使得企业的IT系统需要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高的稳定性。解决IT系统的质量问题,减少因为软件本身的质量而引发的问题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能源危机一触即发与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今天,IT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电荒”和难以处理的“垃圾”。2005年,各地用电负荷不断攀升,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25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闸限电,其中15个省区的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目前手机持有量已达2.9亿部,上千万部手机已经进入淘汰期,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隐患。2004年报废电视机约500万台、报废电冰箱约400万台、报废洗衣机约600万台。同样,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从1997年到2004年,总共将有超过3.15亿台电脑报废,到2005年,每向市场投放一台新电脑,就有一台旧电脑沦为垃圾……  相似文献   
9.
弹指一挥间,2004年已经过去,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信事业尤其是移动通讯的迅速发展,以及IT业的不断扩展和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中国的IT业正渐渐进入经济的主流,并且从技术、流量、品牌、收入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求生长和繁荣的空间,自我不断地完善和沉积。在其中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本、知本家、知本经济……所谓的IT经济也成为了知本的最佳诠释者。知本似乎无处不在,知本的力量似乎是无穷的。知本创造资本,资本又是知本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英恩 《软件工程师》2005,(11):29-30
沉重的求职消费 西装革履、略施粉黛,这个寒风乍起的季节里,在各个大学的校园中,你都可以看到这样行色匆匆的学生.没错,他们就是即将离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为了将自己推销出去,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婆家”,这些正在准备进入职场的学生们可谓是不惜血本.而对于还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而言,求职消费无疑就由家长来买单了.苏州大学通过对03、04届毕业生家长的调查发现,无论是高收入家庭还是中、低收入家庭,在子女求职消费上的态度是惊人的一致,都是“支持”二字.一位母亲在调查中说:“孩子从小到大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投入已经非常巨大,到了最后关键的一步,如果因为不舍得花钱而没有找到一个好工作,那以前的花费不就白费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