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DCS在低压电器试验和测试中的应用,及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有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能在合成试验中准确地控制延弧电路的投入时间,以保证试验成功,提出了一套以数字滤波技术为基础的移相方法,可根据用户需要预测出短路电流的零点,以考核断路器在第二半波和第三半波的开断能力;采用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技术实现了短路电流的数字化测量和零点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精度高、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既能节电无噪音运行又能实现无弧分断的新型交流接触器,即将电力电子器件IGBT、可控硅模块等应用于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回路和主回路,以实现接触器节电无噪音运行、无弧分断的功能。给出了这种新型交流接触器的设计、工作原理、分析及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AT89C2051单片机实现的高压点火装置。利用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开关,通过自激振荡的升压方式,将12V的电压升压、整流后,输出10KV~12KV的高压,能够完成高压试验室中的各种试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弧故障的产生机理和特征,及国外有关电弧故障检测和判别方法.分析了近年来电弧故障保护产品的概况,包括电弧故障断路器的组成原理,电弧故障信号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电弧故障识别和判定方法及国外最新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并联双线圈电磁系统双线圈吸合、单线圈保持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应用该结构对690V/1250A控制与保护开关电磁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了采用Ansolft3D瞬态求解器对电磁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的方法和过程;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并联双线圈电磁系统的节能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自制雾霾模拟试验箱对复合绝缘子进行人工喷雾试验,模拟复合绝缘子在不同积污阶段受污情况,用升压法对其加压测其闪络电压,观察其闪络路径。根据所得试验结果又进一步设计了破坏憎水性试验和喷纯水试验。研究表明绝缘子伞叶上下表面均积污时,所喷雾水盐度越低其闪络电压值越高且发生空间击穿的概率也越高,盐度高时则相反。而仅伞叶上表面积污时,均发生空间击穿。然后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上述几种污染情况进行电场仿真,提出目前所谓的"不明闪络"也可能是水滴场致发射的作用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短波鞭状宽带天线,天线体高度为10 m,直径为10 cm,利用FEKO电磁仿真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对天线体进行两点集总元件加载来改善天线低频段阻抗特性,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加载点和加载位置,并在天线馈电端运用改进实频法进行匹配网络设计,使得天线在330 MHz频段内阻抗平稳。计算了天线的驻波比、增益和效率,并实际制作了一副天线进行了测试,实测天线驻波比和仿真计算结果相吻合,最大驻波比不超过2.8,可以和宽带发射机良好匹配,实现了天线的宽带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力载波模块对控制与保护开关的远程控制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电力载波的工作原理和一种基于KQ-100E的电力载波模块的应用方案。该系统取代了对控制与保护开关的远程控制而建立的专用控制信号传输通道,通过电力线就可对远程的控制与保护开关进行控制,节省了建立信号传输途径的费用,且从电力线上传输,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使用的电容器组发生爆炸是一个绝缘破坏的渐变过程,为了研究这一过程,本文以能量为线索建立数学模型,从单个自愈电容器绝缘下降到电容器组发生爆炸的演变过程展开分析,并运用ATP-EMTP仿真软件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能量的累积,及时有效地切除击穿电容器对整个电容器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数学推导和仿真计算相结合,对于更清晰地认识电容器组绝缘破坏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