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向剂加入方式对Y型沸石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系高岭土为原料,采用液态补硅手段调节体系SiO2/Al2O3、导向剂两步加入法合成了Y型沸石.考察了导向剂不同加入方式对Y型沸石合成的影响.采用合理的导向剂两步加入法,特别是通过控制导向剂第二步加入的时间,可明显缩短Y型沸石的晶化时间,并有效地减少P型沸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刘壮  解丽丽 《网友世界》2013,(24):89-89
本文从有球假动作和无球假动作两个方面,通过举例子的方式阐述假动作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在体能和日常训练方面提出建议,使球员在比赛中能更好的使用假动作。  相似文献   
3.
解丽丽 《门窗》2011,(6):48-50
1前言随着玻璃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创新,浮法工艺已成为我国平板玻璃生产的主导技术,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营浮法玻璃生产线215条,新增浮法线34条,浮法玻璃生产能力7.6亿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与优质普通玻璃产量比重接近90%,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最大的玻璃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球形纳米花状Fe/Ni-MOF,通过煅烧制备其衍生物Fe3+掺杂的NiO(标记为Fe-NiO),对系列Fe-NiO进行表征并制备成传感器研究其气敏性能。通过表征和测试发现, Fe3+是通过原位合成进入NiO晶格中取代Ni2+, Fe3+的加入不仅有助于Fe-NiO在高温煅烧后保持更好的形貌,而且能够降低NiO中的载流子浓度增加空气中的电阻,有助于传感器性能的提升。Fe3+掺杂量为15%的样品对5×10-6丙酮具备最佳的传感性能,灵敏度达到327.4%,气敏性能较纯NiO提升了13倍,在150℃的工作温度下具有快的响应速度(7 s),电阻恢复90%需26 s,可在短时间内用于检测丙酮目标气体。Fe-NiO-15%制成的丙酮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受湿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解丽丽  张艳华 《玻璃》2011,38(10):26-29
气泡是浮法玻璃的主要缺陷之一,在浮法玻璃生产中,除退火以外,其他任何一个小环节的不稳定,都有可能产生气泡。总结气泡规律,利用岩相分析准确快速判断气泡来源,采取措施,尽快提高玻璃产量质量,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磷酸镍基类分子筛材料VSB-1和CoVSB-1对H2和H2NCH2CH2NH2的吸附性质. VSB-1和CoVSB-1对H2的吸附是一种超临界物理吸附. VSB-1和CoVSB-1H2NCH2CH2NH2的吸附量比对H2O分子、C2H5OH分子以及其他有机胺蒸汽分子的吸附量大, 分别是19.7wt%和24.3wt%, 通过XRD、FT-IR和UV-Vis等光谱表征证实了VSB-1和CoVSB-1 H2NCH2CH2NH2的化学吸附机理, 即H2NCH2CH2NH2与VSB-1和CoVSB-1骨架结构中的过渡金属Ni和Co离子活性位的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浴加热法合成CuO微米颗粒,并用Au、Ag和Cr元素进行掺杂。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的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并将合成的粉体制成敏感膜,采用静态配气法对产物气敏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合成的CuO颗粒呈微米片聚合成的橄榄或捧花状,尺寸范围在2μm~3μm;所有样品的XRD图谱与标准卡片一致;微米CuO的气敏性能随着测试温度的降低而提高。气敏测试表明:掺杂1.25 wt%Au的CuO对10×10-6的H_2S气敏性能最好,最佳工作温度降低至40℃,响应值达到128,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此外,该传感器的最低检测下限达到100×10-9,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有望制备出低功耗H_2S气体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以三乙胺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SAPO-5分子筛。利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晶度和形貌等进行表征,并在连续固定床微反应器上考察了分子筛对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SAPO-5分子筛的硅铝比逐渐增大时,较多硅原子进入骨架,同时分子筛晶形发生明显改变。对于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反应,随着催化剂硅铝比升高,甲醇转化率先增加而后逐渐变小,在硅铝比为0.15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以三乙胺为结构导向剂,在高温水热条件下合成了SAPO-5分子筛材料,并将之分别置于空气和氮气氛下823K焙烧。用XRD、RAMAN、TG及水和甲烷吸附实验考察了氮气氛下分子筛表面碳改性前后对材料结构稳定性及吸水和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改性后SAPO-5在孔道内生成了纳米碳材料,晶体衍射强度减弱,结构稳定性提高。与SAPO-5样品相比,碳改性后SAPO-5吸水量略微降低:CH4常压吸附量从0.138%提高到0.253%。  相似文献   
10.
In2O3纳米孔材料的制备及其甲醛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In(NO3)3·4.5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出In2O3纳米孔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系统研究了其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的六方相In2O3纳米孔材料,其孔径小于17nm,孔道形状复杂且相互连通,以该材料制成的气敏元件对甲醛有很好的气敏性能,对50×10-6甲醛的灵敏度高达2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