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黄陵矿业集团一号煤矿新建3号风井通风机的电动机故障现象,利用Unilyzer900F便携式电能质量分析仪对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到了电动机工频和变频运行的状况,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MATLAB在最小二乘参数辩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功能强大的MATLAB6.5语言编程来实现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而成功辩识出实际系统参数。从而显示了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易于在线辩识的特点和MATLAB在系统参数辩识中应用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力谐波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实现。针对谐波测量系统的较强控制功能的要求,采用了计算机标准打印机接口进行通信,把上位机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与下位机(单片机)的抗干扰及实时控制能力相结合。文中给出了通过计算机标准打印口通信的具体策略及系统的主要硬件模块和软件结构。此谐波测量系统具有实现容易、操作维护方便、成本低、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赵永秀  刘树林  马一博 《煤炭学报》2015,40(7):1698-1704
为了建立能模拟电感电路分断放电特性的模型,基于安全火花试验装置对其分断放电特性进行爆炸性试验研究,指出电感电路分断放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建弧阶段、电弧放电阶段和辉光放电阶段,且放电电弧结构可分为3个区,即阴极区、弧柱区和阳极区,得出放电电弧的最小建弧电压主要取决于阳极和阴极位降。分析了各放电阶段电阻的变化特点,指出其放电电弧电阻呈分段指数规律变化,且其增长幅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快。基于电弧能量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电弧放电阶段的电阻指数模型,利用多分段函数确定其指数系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推导出电感电路分断电弧放电时间常数,得出了模拟电感电路分断电弧放电特性的数学模型。仿真及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赵永秀  刘树林  王孟  付善  付垚 《电子学报》2017,45(5):1078-1083
研究电感分断放电电弧电阻模型是建立电感电路非爆炸本安性能评价的基础.运用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对电感分断电弧放电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深入分析电弧电阻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分断电弧放电时间与电感和初始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考虑安全火花试验装置钨丝和镉盘电极结构特点,建立了一种极间电弧放电区域的物理模型,并推断出二维泊松方程的边界条件.基于此,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泊松方程,推导出电弧电阻的数学表达式,得出了电感分断电弧放电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表达式.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及所提出电弧电阻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编码器倍频、鉴相电路在FPGA中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VHDL是系统设计领域最佳的硬件描述语言。文章针对用于位置与速度反馈测量的光电编码器信号的特点,介绍了运用VHDL在FPGA中实现编码器倍频、鉴相电路的方法,它对提高编码器分辨率与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信号检测及位置伺服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SRFFT算法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FFT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复序列加窗插值分裂基快速傅里叶变换(SRFFT)算法,该算法能够极大地提高FFT计算的精度。对此算法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仿真实例,实例证明该算法能准确测量各次谐波参数,对于电力系统谐波分析和抑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赵永秀 《山西建筑》2014,(23):10-11
结合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对规划构思作了总体介绍,并分别对城市结构、绿化及道路交通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期从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出发,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毛氨包芯纱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氨纶的弹性机理、特性 ,以及毛氨包芯纱的形成结构与分类 ,并通过开发毛氨弹性产品 ,总结了测试毛氨包芯纱支数、喂入比、强力、伸长、捻度等主要物理指标的新方法 ,用于控制纱线及成品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