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电子镇流器用铝电解电容器允许纹波电流分析,照明节电器产品技术走向与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气体放电按其本质可以分为低气压放电和高气压放电.广泛使用的荧光灯就是前者的代表.而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及汞灯等H.I.D.(高强度放电)灯则属于后者。H.I.D.灯的特征是气体温度高.几乎和电子温度一致.这就使得其原子激发活跃.加上高气压.从而能够在单位发光面积获得高亮度。近年来.随着汞灯的逐步淘汰.高光效、长寿命的金卤灯和高压钠灯在工业、商用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小功率金卤灯技术的发展,其光色的一致性及稳定性获得了提高,H.I.D.灯也已开始被引入到民用照明领域。为了使得H.I.D.灯能够发挥其最佳性能.需要给H.I.D.灯提供最佳的电气匹配.包括镇流器和触发器的功能匹配。这也是光源和照明电器工作者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好的电器附件可以充分发挥光源的光效,延长其寿命.改善光输出的稳定性。对触发器而言.长期以来.人们对其的认识一般仅仅是注重它的触发功能。要求其能顺利启动各类H.I.D.灯.包括较难启动的陶瓷金卤灯及大功率镝灯。上海森觅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国贤先生对此课题作了多年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崭新的思路。他从基本的等离子体原理出发.发明了双频同步触发器。研究表明.双频同步触发器不但能有效触发各类H.I.D.灯,而且具备了许多其他的独特优点。《中国照明》从本期刊登郑国贤先生的H.I.D.灯最新启动方法一双频同步功能性触发器的专题文章。文章共分七个部分叙述:1.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启动特性:2.双频同步触发器改变了传统的启动概念:3.双频同步触发器启动实例:4.双频同步触发器进一步提高了H.I.D.灯冷端温度;5双频同步触发器提高了H.I.D.灯光效:6.双频同步触发器降低了H.I.D.灯.灯电流、灯电压之变动率.延长H.I.D.灯寿命:7.双频同步触发器绝对是H.I.D.灯启动方式的主流。本期刊登第1、2部分。  相似文献   
3.
3双频同步触发器启动实例 H.I.D.灯启动着火,建立弧光放电初期功率很小,自由电子空间不足没有足够的电荷,等到电极受电子、离子,不断的轰击、叠积足够的温度,进行热电子发射后,H.I.D.灯才能快速建立正常的电弧光放电。达到电极自热放电的时间,各家灯管特性不同,有快、慢分别,大量实验资料显示,一分钟之内,电极均能达到自热放电所需温度。H.I.D.灯从启动、着火,建立弧光放电,到稳定发光时间。虽然长达五分钟到三十分钟之区别。  相似文献   
4.
基于窄带的自适应Level Set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evel Set模型将运动界面表示为高维场函数的零等值面,自然而鲁棒地解决了界面演化中拓扑结构改变的问题,但计算效率不高.文中提出了基于窄带的自适应Level Set方法.自适应方法首先构建粗网格满足界面演化的整体需求,同时估算粗网格点的曲率值,使用快速扩散法聚类高曲率点,通过主元分析估算点集朝向,构建细网格捕捉演化中的细节区域.粗、细网格均为独立的计算单元,定义为存储网格中的有向包围盒.这种数据结构可以有效避免频繁的坐标变换和插值操作,同时保证了数值解的精度.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表明,自适应方法能有效减少计算量,达到更好的界面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5.
灯的冷端温度和灯的功率、结构、形状、环境温度、冷却条件、电源电压的波动等因素有关,大多数的灯都做成圆柱形、直管形,这样可使整个灯的表面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灯的冷端温度就由灯的管壁负载(Ws)所决定,Ws=P/S,P为灯的输入功率(W),S为灯管的表面积(CM^2)。  相似文献   
6.
7.
双频同步触发器大幅降低了H.I.D.灯灯电压灯电流变动率。延长H.I.D.灯寿命。一般电器产品的使用,电压、电流变动率小,就能延长电器寿命。电子式安定器之所以延长灯管寿命,就是这原理。  相似文献   
8.
南渡江是我国唯一的一条大型热带河流,其水文等自然条件与我国其他大型河流存在较大差异,河口更是经常受到风暴潮的影响。结合对南渡江海口段过江隧道工程附近水文特征及近期河道演变特点进行分析,利用河工模型试验手段,预测不利水文条件下隧址河段河床的最大冲刷深度。成果表明,工程段河床冲刷主要发生在现状主槽内及司马坡岛的两岸附近,河道等高线总体趋势表现为向两侧推进,主槽宽度加大;受司马坡岛分流、堤防硬边界以及紊乱水流的综合影响,断面最大冲刷深度向下游有增大趋势。预测的极限冲刷深度可为过江隧道的科学埋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