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迭代函数系统(IFS)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如何利用IFS理论构造分形图的方法,分析了IFS中参数产生的过程、函数个数与图形形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概率的设计对生成分形图的影响。最后,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给出IFS技术构造二维和三维分形图的若干示例。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如何利用三次B样条来构造岔管光滑过渡自由曲面的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曲面求交的辅助平面法.在程序开发方面, 采用了当前较先进的开发工具ObjectARX3.0进行基于AutoCAD 2000的二次开发.算法通过VC++6和ARX3编程得到了实现,在AutoCAD 2000中实现三维图形的显示.  相似文献   
3.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实践性。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探讨,从教与学两方面,对数据结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与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数据结构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应用性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研究型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研究型教学的内涵,探讨了研究型教学中教与学、师与生以及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并对研究型教学的实施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神经元是神经网络的中枢,经过对一维神经元结构的分析,针对经元对输入信号的不同整合过程,提出了采用二元函数作为传输函数来建立二维神经元模型的思想方法,介绍了输入二维神经元和多输入二维神经元的结构。论证了二维神经元感知机的结构设计、学习规则和敛散性,并给出了学习算法。对于算法上的约束条件给出了说明,利用此算法设计单层二维神经元网络,解决了线性不可分的异或问题。对于传输函数的设计及其对算法稳定性的影响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游戏人机交互来提高游戏的娱乐性,是当前国内外应用研究的热点。文中提出了采用肤色检测技术应用于游戏交互的方法。通过摄像头对肤色进行采样,再利用统计方法对皮肤颜色进行分析建立肤色模型;采用背景差分阈值分割法和Camshift算法进行手势跟踪监测,获取手的位置;将手的位置作为信号传递给游戏角色,从而控制游戏。在VC++6.0下,使用OpenCV和OpenGL开源库,构建了普通摄像头视觉游戏实验平台,通过手势的运动轨迹控制粒子系统喷射方向。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肤色进行手势跟踪监测,进而控制游戏角色运动,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高精度阻抗分析仪的人机交互操作和ARM与DSP双核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以ARM为控制系统,设计了人机交互操作的扩展键盘,并采用FPGA技术构造双口RAM,实现了系统中双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Linux下通信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能有效、稳定地应用在高精度阻抗分析仪中.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迭代函数系统(IFS)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如何利用IFS理论构造分形图的方法,分析了IFS中参数产生的过程、函数个数与图形形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概率的设计对生成分形图的影响。最后,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给出IFS技术构造二维和三维分形图的若干示例。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如何利用三次B样条来构造岔管光滑过渡自由曲面的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曲面求交的辅助平面法。在程序开发方面 ,采用了当前较先进的开发工具ObjectARX3 0进行基于AutoCAD 2 0 0 0的二次开发。算法通过VC 6和ARX3编程得到了实现 ,在AutoCAD 2 0 0 0中实现三维图形的显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提出了一个三维房产展示管理系统。该系统是房地产业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数字化的一项有益尝试,并且可以直接移植到商业场合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