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STP技术目前已被运营商大量用来组建大客户宽带专网.大客户宽带专网业务需求一般是点对多点的汇聚业务,在实际组网运用中,大客户还会提出个性化需求.针对这些不同的需求,本文具体分析了使用MSTP技术如何实现及其实现特点,并通过分析比较以及测试验证,得出业务实现的最佳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FTTX (Fiber to the Home/Building,光纤到大楼、家等)网络可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宽带业务发展的需求,是解决宽带业务发展的最终解决方案。08年,中国电信作了大量的FTTX网络试点,为FTTX网络规划建设、运维模式、市场襄略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探索和研究,本文提出了适应目前组织架构和将来FTTX网络发展的运行维护体制,保障FTTX网络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支撑了大宽带业务的发展,提升了客户感知。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Bus协议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监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控需要,采用研华工业计算机作为监控系统的操作核心.通过ModBus协议实现工业计算机与智能仪表通讯,实现了系统的动态监控,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各大运营商现网中铺设了大量的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AG)设备,用以满足用户语音业务发展的需要,但随着AG设备数量的增多,出现了核心网络侧设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及诸多网络安全隐患。如何在尽量少改动现网结构和不增加网络成本的前提下提出一套完美的优化解决方案,成为AG承载网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40Gbit/s和ROADM波分系统中,传统的信噪比测试方法已不适用,需要进行带内信噪比测试。积分法虽然可以测试带内信噪比,但由于需要反复打开和关闭信号光,并且每次只能测试一个通道,不适于系统测试。目前的偏振法具有多种类型,本文重点讨论了混合偏振差分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并且进行了实际的验证测试。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PSTN网络相比,软交换业务在对承载网的要求上有较大区别,如何实现接入网关(AccessGateway,以下简称AG)上连的业务承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AG上连对承载网的要求,并对IP城域网和MSTP传输网的承载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AG上连采用MSTP传输网的承载方案。本文深入阐述了MSTP承载方案的透传、交换和双归属等3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和特点,综合考虑AG的重要程度、MSTP传输网的资源情况以及维护现状,提出了选择具体技术方案的建议。相关的技术方案还经过实验的验证,实验表明,3种方案均能很好地支持AG的主备上连,分析具体应用需求即可作出适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软交换的大规模建设及应用,接入网关(AccessGateway,以下简称AG)上连的传输承载网如何实现业务的保护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利用MSTP(Multi_ServiceTransport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网络实现AG上连承载网的保护方案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AG设备接入到承载网的保护方案、承载网本身的保护方案、汇聚承载网到上层设备的保护方案,进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端到端保护方案,并通过测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方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沈步阳  陈宏标 《电信科学》2010,26(11):104-109
40G波分系统比10G波分系统对光缆线路的要求更高,对割接调度的光缆线路有更严格的要求,对40G波分系统进行光纤调度比对10G波分系统更难实现。本文详细分析了40G波分系统光纤调度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并且进行了实际的验证测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PDC钻头的发展现状和对地层的适应性情况,岩层的耐磨性、可钻性和钻头的布齿方式、布齿密度、复合片切入地层角度等是对PDC钻头钻进影响最大的因素。分析了PDC钻头的涡动形成机理,介绍了防止钻头涡动的方法。针对钻头稳定钻进的需求,对PDC钻头进行了防涡优化设计,现场使用结果表明,防涡PDC钻头能缩短钻井周期,提高钻井速度,延长使用寿命,钻进过程十分稳定,对井斜的控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同时收集病例临床检查、检测、救治等临床信息,分析比较食用野蜂蜜人群发病风险与食用时间、食用量的关系。采集剩余野蜂蜜,进行可疑毒物成分检测。结果共发现12例病例,均为S村村民,其中危重率为58%(7/12),病死率为25%(3/12)。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67%,8/12)、腹泻(58%,7/12)、呕吐(58%,7/12)、头晕(58%,7/12)、恶心(50%,6/12)和头痛(42%,5/12);58%(7/12)的病例存在肝、肾和心肌功能损害。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模式。12名病例均食用了同一个蜂巢的野蜂蜜,食用蜂蜜者发病率为100%(12/12),未食用者未发病。食用者潜伏期中位数为21 h(潜伏期范围:5~29 h),食用量在1~6个手指之间,食用量与潜伏期呈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测显示野蜂蜜中含有雷公藤及博落回2种有毒植物花粉。结论本起事件是一起食用含有雷公藤及博落回2种有毒花粉野蜂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在有毒植物生长区范围内应考虑划定蜜蜂禁养区及禁养季节,广泛宣传并指导蜂农有效避开有毒花粉,以减少蜂蜜中毒的发生;此外,建议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野蜂蜜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