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MSP430F149的串口服务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SP430微处理器具有功耗低和功能模块丰富的特点。采用MSP430F149为主控制器和以太网控制芯片CS8900A设计串口服务器,并且嵌入精简后的TCP/IP协议。以过程控制设备为目标进行调试,实现RS-232串口和网络接口RJ45的转换。使串口设备联入以太网,实现远程网络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政石  刘娟 《电子技术》1997,24(2):40-41
应用PIC16C57单片机开发的一种可编程时序控制器陈政石刘娟吕振(一)控制器的功能该控制器芯片具有的以下功能:(1)上下午制的高精度时钟显示功能;(2)两路输出控制(开/关);(3)按键输入(开/关)时刻表,24小时内可设置多达128个任意时刻控点...  相似文献   
3.
该晶 闸管触发器采用集成放大器,通过直接相位比较形成移相触发脉冲,简单而具有优良的适用性和控制品质,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电路,且成本很 低。  相似文献   
4.
广泛应用的传统电动机一发电机组结构的交流电动机负载性能及调速试验方法是一种纯能耗过程的试验运行方式,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DSP控制实现的电动机一电动机组结构的全数字节能交流变频调速试验系统。系统控制同轴电动机组差频运行,实现了基于电动机组再生功率回馈的几乎无负载功耗特点的电动机负载性能及调速试验。并结合空间矢量PWM技术,实现了基于TMS320LF2407ADSP的变频调速实验系统全数字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依据卷径参数改变实现的卷以机恒线速控制方法,并已应用在PVC硬片塑料生产线的卷取机主传动控制上,获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较之常规的单一张力反馈调节系统,其短速度指桔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该技术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常规的三相桥式可控硅整流电路在调速领域内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变流器的应用自身存在着功率因数低电流谐波大等缺点,至今无法解决,本文提出了一咱具有4线桥结构的改进型变流器。这种改进型变流器的突出特点是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流谐波和提高输出分辨率。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文中主要讨论分析了改进型变流器本身的运行原理及在直流调速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半导体温控系统大时间常数、时滞较大且易受参数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针对自抗扰控制器待调节参数多、参数整定较为困难的问题,从fal函数特性及扩展状态观测器(ESO)设计出发,确定了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并探讨了如何准确估计建模误差与外扰。仿真试验表明,系统在半导体致冷器件优值系数、冷热端温差发生变化及受到电压纹波干扰时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磁链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轨迹卡尔曼滤波(UKF)的状态估计算法.为避免常用的对称采样方法仅适用于处理高斯噪声并且sigma点多带来的计算量大问题,依据UT变换理论,采用最小偏度单形采样方法,减少了近1/3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最小偏度采样的UKF估计器能够准...  相似文献   
9.
一种频差控制的无负载功耗交流调速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采用同轴异步电动机组的结构和并联逆变器差频控制技术的新型交流调速实验系统。它能通过调速过程的再生发电功率回馈实现无轴功耗的负载调速特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方案原理正确,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再生功率循环的节能交流调速实验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无功耗油负载的交流调速系统方案,文中对这种交流调速系统的结构,频差控制原理及高效节能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应用Matlab的Power System Blochet软件包建立了该系统结构的仿真模型,进行了频差控制过程的仿真研究和分析,仿真研究结果也验证了该系统方案的实现可行性和高效节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