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适合当今有线电视网(HFC)体系结构的介质访问协议UniLINK,并通过具体测试,分析了UniLINK协议提供的三种动态使用时间槽策略使得该协议在长距离高速传输数据方面具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该协议的设计适用于树型拓扑结构的宽带网络,其支持的距离从主控端到客户端可达160km。  相似文献   
2.
UniLINK是一种基于现存有线电视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协议。该协议的设计适用于树型拓扑结构的宽带网络,且支持的距离从主控端到客户端可达160公里。UniLINK协议基于一种改进的时分多路控制(TDM)协议,支持固定、和保留三三种带宽分配策略,且会依据不同的网络负担动态地在三种策略中进行选择。目前,基于该协议的LANCity系列产品在上海有线电视台和上海交大的互联试验中被使用。基于该测试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最小偏度采样的UPF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般粒子滤波中的退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Unscented卡尔曼粒子滤波(UPF)算法.提出了最小偏度采样策略,将该策略应用于UKF算法中,以UKF方法生成建议分布并从中采样,解决了一般粒子滤波算法中以转换先验密度函数作为替代分布所引发的粒子退化等问题.将多项式重采样和分层重采样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重采样,有效地减弱了粒子退化问题.最后,给出了非线性序列的仿真算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UPF算法提高了滤波的稳定性和精度,算法的运行效率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4.
5.
作为学术论文的缩影,摘要不仅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全文的大意,而且在学术期刊选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斯威尔斯学派(the Swalesian School)的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国内五种人口学期刊的总计50篇学术论文摘要的抽样考察,探寻学术论文摘要的普遍规律在人口学论文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描述人口学论文英文摘要在语步模式、语态、时态、动词使用和第一人称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安全端是蒸汽发生器等核岛主设备上一种异种钢焊接结构,为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对安全端的焊接质量要求很高,其焊接工艺难度非常大.文中对蒸汽发生器安全端结构进行了介绍,结合焊接工艺评定,对焊接坡口的设计、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窄间隙焊接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应用到产品焊接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受喀斯特地貌影响,喀斯特区的产汇流情况与非喀斯特区差别较大,适用于非喀斯特流域的降雨径流模型不能照搬到喀斯特流域。基于喀斯特地貌的水文特性及变异性,考虑了表层岩溶带对蓄水能力、地下河系对产流速率的影响,实现了对基于DEM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DDRM(DEM-based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Model)在喀斯特流域的改进。以西江流域梧州站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模型应用研究,模拟梧州站2010—2016年日径流过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DRM模型可显著提高喀斯特流域日径流的模拟精度,对洪水期和枯水期的径流过程均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计算机使用者的范围日益广泛,诸多原因导致的数据受篡改,使得计算机软件或操作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遭到破坏。然而计算机使用者在选择数据恢复方式时,却遇到数据恢复性能偏低、数据流量冗余量大等困境。文章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基础,对当前计算机的数据安全问题和数据备份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设计了共享数据的低冗余安全存储与分发机制和基于注册表关联的动态软件快照生成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云计算的低冗余远程智能恢复系统,包括软件快照、系统快照、快照检测、快照恢复、软件启动保护、低冗余云存储等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定位跟踪技术,结合新型火工药剂超级铝热剂并辅以光敏电子引信等技术,研制出一种拥有定位追踪系统与可靠自毁装置的易携带新型涉密材料保密箱,可使己方获取箱体的坐标方位,以电子地图的形式标示出来,并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自毁以防材料外泄,填补军队保密工作漏洞并应用于民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钨极气体保护焊(TIG)的方法,通过多组试验探索可行的焊接工艺方法,并结合产品堆焊实践改良,完成在T22,316L和800H这3种不同材料小直径换热管表面堆焊铜覆层。通过试验及实践可知,常规堆焊的方法用于T22换热管表面堆焊铜覆层,存在产生渗透裂纹的风险,但T22换热管堆焊时抵抗渗透裂纹产生的能力强于800H和316L换热管的;采用冷体堆焊可成功完成800H,T22及316L换热管表面堆焊铜覆层。3种不同材质换热管表面堆焊铜覆层的成功实施,为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内流动特性热工水力试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