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文利用频域法讨论了多变量线性定常系统的线牲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导出了最佳传递函数矩阵。并且给出了实现某些典型输入下的最佳传递函数矩阵的鲁棒补偿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多项式矩阵方法,讨论了采用输入——输出反馈补偿器和串联补偿器解耦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是:系统可以解耦的充分必要条件,解耦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和稳定性,以及解耦系统的极——零点配置等问题。最后,将这种解耦方法和状态反馈解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对线性定常单变量系统常值稳态输出的可控性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了常值稳态输出可控的充要条件,并给出判断系统输出可控性的新方法,最后证明了线性定常系统常值稳态输出的可控性与系统存在鲁棒调节器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一类多变量系统给出了一种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并讨论了系统加入这种 控制器后的闭环特性,将二次型性能指标的加权阵与系统闭环极-零点联系起来,从而就可根 据系统的期望闭环极点的位置在线选取加权阵.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性能良好,工作可 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具有最小特征值灵敏度的输入-输出反馈补偿器的设计方法.它是通过通常 设计的输入-输出反馈补偿器所具有的某些自由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惯用控制同板差的方法是以预设定模型为基础的恒辊缝自动位置控制(APC)或压力反馈自动厚度控制(AGC).由于存在压力模型的预报误差、压下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间及轧辊偏心等不利因素,上述控制方法不能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同板差的统计结果一般在0.25~0.60mm范围内.在控制同极差方面开发了液压压下系统的动态智能控制与同步控制算法、由光电编码器构成的偏心控制方法、轧机刚度曲线在线自动测量等控制技术,并在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板厂的中板轧机上获得工业应用,取得了同板差在0.08~0.15mm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种模糊因果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Bandekar提出的一种因果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能够利用故障概率、对根故障集进行排序的方法.方法在因果关系图基础上,利用模糊阈值和模糊评判矩阵,提出了一种可给出根故障集中各元素故障概率的模糊诊断方法.结果与结论根据根故障集中各元素的故障概率,可很方便地对故障进行定位,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快的诊断速度.由于使用了模糊阈值和模糊评判矩阵,还使诊断结果对噪声及参数选择更具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类多变量系统给出了一种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解耦控制器,并讨论了它的收敛性.这种自校正控制器不仅能实现解耦控制,还可使解耦系统实现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和实现极点配置.数字仿真与混合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