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建伟 《炼钢》1990,6(3):8-11
本文简要介绍南钢转炉操作法的要点、供气模型、对成渣的影响及其局限性,其冶炼过程控制基本上是对底气量的控制,具有操作简单,可为复吹转炉进行静态计算机控制创造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3.
霍建伟 《炼钢》1991,7(1):11-16
本文分析了转炉底吹元件流量特性和元件堵塞的原因,重点介绍了空气导入法及其生产试验效果。及时和适时使用空气导入法,可防止元件堵塞,保证供气元件在整个炉役期内流量特性稳定,满足转炉复吹工艺要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把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作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关键指标,明确累积负气温与封河流量、降温强度、河槽形态等的关系,确定现有河槽形态以及海勃湾水库运用影响下不同流量和降温强度封河所需的累积负气温,并建立了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预估公式。指标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的预见期与精度。  相似文献   
5.
低代码平台开发理念在软件开发领域日趋流行,在面向业务的软件开发方面更为常见。通过梳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业务和功能,分析低代码平台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应具备的特点,并选取JEPaaS低代码平台进行研发。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研发实践表明:低代码平台能有效降低开发门槛,实现快速高效的业务搭建,增加系统设计和实施人员参与系统开发的可行性,降低开发成本,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开发的技术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综合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是整个工程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综合应用ArcGIS、Oracle等技术,构建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和总体结构,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开发了系统的运行平台。  相似文献   
7.
不同冲击载荷下水中砼破坏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成  冯顺山  任晓雪  霍建伟 《爆破》2001,18(4):7-10
在水中爆炸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动态响应和破坏模型与在地面上有很大的不同,加载应用率大小和作用历史对混凝土破坏历程有着更复杂的影响,冲击超压不是决定发生破坏的唯一因素,对此采用不同种类炸药,进行不同压力峰值和作用历史的爆炸载荷冲击实验,并初步提出了水中混凝土的动态破坏模型,给出了混凝土材料的临界破坏条件。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移民34.5 万人,涉及移民量大,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任务,研究开发移 民影像库系统,对移民资料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移民影像库系统技术框架、主要功能、关键技术实现等, 结合河南省移民情况,研发了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移民影像库系统,推进工程移民管理现代化,可在类似工程移民影像管理中 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智慧水利作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青海省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实际,分析了省级水库运行管理及信息化现状,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采用省级统建、多级应用模式,从算力、算据、算法等方面大力推进水库信息化建设,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水库运行管理信息化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强化流域治理管理要求,提出了覆盖省级多水库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框架,设计了水库监测感知、水库大数据平台、水库运行管理和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系统等主要内容,将在强化水库运行监管、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规范水库科学调度运行、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霍建伟  刘尧  马麟  陶富岭 《人民黄河》2005,27(12):22-23
为改进堤防工程设计手段,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完成的堤防CAD系统,解决了堤防工程设计中施工图绘制、工程量计算、稳定分析等关键问题,实现了堤防工程的全过程参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设计。应用表明:采用堤防CAD系统,可显著提高设计水平、效率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