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截至2003年底,山东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位居全国第一位。建设覆盖全省高速公路工程地 质状况信息查询系统,不仅有利于该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信息化 |而且对未来该地区高 速公路维护、建设、规划开发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在系统建设中,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Info7.1.1作为数据采集、处理的主要工具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二次开发语 言Avenue、COM组件MapObjects2.1、通用软件开发平台Visual Basic6.0为平台 |结合DDE技 术,实现软件平台之间的通讯,从而实现了对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样点分析信息的图像查询。 通过创建使用Excel的Active对象,实现对路段工程地质信息、地质灾害、路段基本信息空 间叠置查询。该查询系统设计思路新颖,适用于高速公路工程地质信息的管理、查询、分析 与计算,是一个较有实用价值的公路查询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遥感与GIS在准格尔旗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利用TM图像及相关辅助数据,通过GIS软件ARC/INFO、遥感软件ERDAS IMAGINE 8.5,对影像进行格式转换、人机交互解译等处理,得到准格尔旗土壤侵蚀的结果数据。结果表明,准格尔旗风力侵蚀,水力侵蚀总体上仍比较严重,且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与风力侵蚀强度侵蚀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68.39%和48.45%。  相似文献   
3.
基于Landsat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Landsat遥感数据反演地面温度的方法;从城市热岛的形成机制、形态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Landsat遥感数据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86~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的处理,得到14年间甘肃省土地沙漠化的最新动态数据。引用沙漠化规模、沙漠化程度指数对甘肃省土地沙漠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沙漠化发生的规模,还是沙漠化发生的程度,甘肃省沙漠化均呈现出以兰州为界的东西部地域分异。表现为:在沙漠化发生规模上,河西走廊地区超过了东部;而在沙漠化发生程度上,则东部超过了河西地区。从发生角度研究,固定、半固定沙地活化是甘肃省沙漠化的主要发生源。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溢油污染扩散蔓延,以渤海湾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洋环境动力学建立动态溢油模型并生成DLL。在Visual Studio.net语言环境下基于ArcEngine控件进行组件式GIS开发并嵌入DLL,开发出GIS溢油预测系统。输入溢油事故相关参数,DLL就自行运算生成SHP格式溢油轨迹文件,系统可将其转成KML格式文件,然后自行启动Google Earth并加载KML,通过Google Earth来显示溢油轨迹,为溢油应急治理提供辅助决策。结果表明整合GIS和Google Earth开发可以提高效率、节省费用,能较准确地对海上溢油轨迹进行预测,有进一步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VB 6.0为开发平台,利用ArcEngine 9.3组件库进行GIS的二次开发,通过分析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实际求,建立了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与管理、空间统计分析、专题图制作及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转换与输出等功能,为海岸带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综合性服务。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信息解译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数理统计知识,分析了青海湖地区1986~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与空间结构上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土地类型转换结果分析表明:耕地、水域和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分别增加了5 930.82 hm2、2 218.75 hm2和382.68 hm2。而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分别减少了7 542.64 hm2、894.34 hm2和95.28 hm2。在减少的7 542.64 hm2草地面积中,有6266.56 hm2草地被开垦成耕地,601.40hm2草地净转换为沙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