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针对运行中的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现状,分析了二次负载对准确度的影响,阐述了二次负载的计算和测量方法,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锐锋  魏明  徐琛 《测控技术》2016,35(7):21-24
交通污染气体排放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融合GIS、GPRS以及GPS技术,本系统通过传感器动态跟踪监测点附近的道路交通污染气体排放量,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交通流、道路线形、天气等,利用K-近邻算法挖掘其内在联系,结合实际交通状况,构建能够准确反映交通污染气体在时空上的排放量分布预警模型,为如何降低交通污染排放提供决策支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准确预测交通污染气体的排放分布趋势,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道路交通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全双工中继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混合传输协议.系统根据自身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地选择基于中继节点与信源节点轮流发送干扰(RSCJ)协议或基于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轮流发送干扰(RDCJ)协议中安全容量相对较高的协议进行信息的传输.在全双工节点自干扰因素被抑制的条件下,给出了系统的传输协议选择策略,并理论推导了采用RSCJ或RDCJ传输协议下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的混合安全传输协议可以显著提高全双工中继系统的安全中断性能,与传统未利用协作干扰的传输机制相比,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4.
超大规模多天线技术(Extra-large Scal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是5G大规模MIMO进一步向更高空间维度的扩展和延伸。随天线数目大幅增加,XL-MIMO部署呈现超大孔径阵列等新形态;其传播信道在5G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近场传播、空间非平稳等特性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出用户可视区域不同等新特点,因此,需要新的模型架构对其进行描述。基于此,对文献中XL-MIMO相关的信道测量、特征分析与建模方法进行综述。从传统无线信道模型出发,对有限维MIMO、大规模MIMO、XL-MIMO共同的信道建模理论与手段、随阵列尺寸增加所表现出的信道新特性以及新特性所催生的新模型架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对XL-MIMO信道特性下出现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超大规模MIMO传输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锐锋  倪丹艳  包志华  胡英东 《计算机科学》2016,43(4):163-166, 187
提出了一种在认知无线中继网络物理层安全意义下的最优时频资源分配方案。在该方案中,主用户通过次用户的协作进行通信;作为回馈,允许次用户接入该频段传输信息。在次用户网络中,选择两个最优次用户,一个用作协作转发,一个用作协作干扰,同时在保证次用户网络传输速率的条件下,通过寻求系统的最优带宽分配因子、时隙分配因子以及次用户的协作功率,来最大化主用户的安全容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能够显著提高主用户的安全容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3G网络的交通气象信息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气象信息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全自动交通气象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组分布于公路沿线的交通气象监测站与交通管理中心服务器组成。站点与管理中心服务器之间通过3G网络实现数据通信。监测站点不仅可以自动监测和向管理中心服务器上传气象数据,而且具有对各种恶劣天气现象进行智能判决、即时上报的功能。交通管理中心接收所有监测站点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判决、图形化显示,实现恶劣天气现象的报警,同时将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以备统计查询。监测站点采用低功耗微处理器,并以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供电,从而站点的布设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实时获取气象信息,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