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机械仪表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hu  Zhenqiu  Zhang  Yunmeng  Li  Peng  You  Congzhe  Liu  Zhen  Fan  Honghui  Wu  Xiao-jun 《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2021,33(11):6213-6231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data representation due to its strong interpretability. However, traditional NMF...  相似文献   
2.
Ad hoc network is a collection of wireless mobile nodes dynamically forming a local area network without the use of any existin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or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One problem in the design of such network is its wireless vulnerabilities and limited physical securit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ecurity attributes and goals of ad hoc network, review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current routing and security mechanissm including encryption, protocols,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physical security. It also explores the new approaches trying to solve current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ese methods will be helpful in the military and other security‐sensitive field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以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本文提出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方案,研究在夏季工况下的整车热管理性能。电池与乘客舱采用制冷剂并联冷却,利用热管的高导热系数来传递热量,电机采用液冷,并在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下用系统模拟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64 s,乘客舱温度从35℃降至24℃,随后乘客舱始终围绕设定温度24℃上下波动;电池温度经过68 s从35℃降至25℃,然后在整车控制策略下,使其维持稳定温度;电机温度在市内循环缓慢增长,在郊区循环急速增长,但维持在80℃以内。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多视角聚类问题,由于多视角聚类考虑到每个样本在多个视角的信息后进行聚类,并利用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因而较单视角聚类算法更优。目前绝大多数多视角聚类算法在聚类过程中认为各个视角同等重要,但是如果其中存在质量较差的视角,则会严重影响聚类的最终结果。不同的视角由于其包含信息质量的差异,对聚类最终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根据每个视角对聚类的贡献率赋予每个视角不同的权值,并利用中心化策略,提出了基于视角熵权重的中心化多视角模糊聚类(entropy weighting centralized multi-view fuzzy clustering,EWCMVC)算法。在人工数据集和实际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聚类性能优于传统单视角和多视角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5.
Tang  Yong  Zhang  Congzhe  Gu  Renshu  Li  Peng  Yang  Bin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17,76(4):5817-5832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 Vehicle detection and type recognition based on static images is highly practical and directly applicable for various operations in a traffic surveillance...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C2812DSP的动力锂电池组检测系统,实现对锂电池组的单体电压、电流和温度的检测及显示。对电压、电流和温度的采集电路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并进行详细的介绍。运算放大器采用ADI公司的AD708JNZ,电流互感器采用LEM公司的LA55-P/SP50。最后给出了检测系统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精度高、硬件电路简单、处理速度较快等特点,可以运用在电动车及混合动力系统的锂电池储能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运动平台的本质属性,提出广义动平台的概念.所提出的广义动平台包含输入平台、输出平台两种基本单元.借助输入平台和输出平台的运动关系,可以将传统刚体、铰接、缩放等形式的动平台有机地统一到广义动平台的概念当中.以此为基础,分析广义动平台和支链两个层级的各个组成要素以及典型的拓扑布局形式.基于位移子群/子流形的基本理论,研究各个拓扑布局所对应的运动集合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动平台和支链两个层级的构型综合方法.一方面,以提出的一种广义动平台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提出的构型综合方法,综合设计分别具有1R、2R与3R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另一方面,探讨如何以经典的并联机构为广义动平台,综合一类3R3T、2R3T并联机构.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案例,验证了广义动平台和支链两个层级划分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frameless slotted ALOHA (SA) protocol. We employ signature codes to help the receiver identify the packets contained in collisions, and us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 for packet recovery. We model the proposed scheme as a two-state Markov model represented by a uni-partite graph. We evaluate the throughput, expected delay and average memory siz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optimize the proposed scheme to maximize the throughput. We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atches well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The throughput and expected delay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outperform the conventional slotted ALOHA protocol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型二极管钳位级联多电平拓扑,在半桥单元拓扑上增加钳位二极管,为直流电容提供单向钳位通路。在该拓扑中,只需对阀体两端单元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就可实现均压控制,且每相阀体只需2个直流电压传感器,结构简单。将拓扑拓展到三相结构,提出了二极管钳位多电平有源滤波器(APF)拓扑及其控制方法。搭建了7电平二极管钳位多电平APF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自均压控制和谐波补偿效果良好,控制算法简易、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多向3D打印,设计了一种新型五自由度3D打印并联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和三个平动自由度,其特点是采用铰接的动平台以获得大的工作空间。根据建立的运动学模型,计算了该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反解,分析了定姿态位置工作空间和定位置姿态工作空间,用螺旋理论方法建立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五自由度3D打印并联机器人的奇异性、灵巧性,并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五自由度3D打印并联机器人具有大的位置工作空间和姿态工作空间,该机器人在工作空间内存在奇异位置,通过添加冗余驱动后可以消除奇异位置,并且具有良好的灵巧性,适合多向3D打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