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下T6-361井多井防碰绕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T6—361井是一口双靶定向井,由于受地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必须穿越9口井,其中最近的4口井防碰距仅为13—32m,钻井施工难度大,是一口较典型的多井防碰绕障定向井。在优化井身剖面设计、优选钻具组合、采用导向钻井技术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钻进措施,顺利钻至设计井深。对该井的地质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控制及防碰绕障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对同类型井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室温强度为935—1110MPa、断裂韧性9.7MPam~(1/2)的ZTA-SiC_W复合陶瓷。经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其显微结构和断口特征。结果表明,晶须得到了很好的分散,基体有显著的织构特征,晶须与基体之间除了一部分常见的多晶相接型关系,还有大量的穿晶及穿晶相接型关系。断口上有相当数量与局域晶须群密切相关的二次裂纹。局域晶须群对扩展裂纹的协同阻挡形成二次裂纹可能是晶须群增强增韧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挤压铸造SiC/ZL109铝合金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和SiC泡沫增强体对ZL109铝合金基体凝固组织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先浇注基体熔体、后放置骨架的复合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比先放置骨架、后浇注熔体的复合材料均匀;SiC泡沫增强体降低了复合压力对基体组织的影响,使得提高复合压力虽然可以细化基体的组织,但效果不明显.SiC泡沫增强体对基体的晶粒尺寸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改变了晶粒的形态.泡沫孔内的α—Al初晶表现为粗大的柱状晶,其方向垂直于泡沫增强体的筋.泡沫孔的尺寸越小,越容易形成枝晶组织,枝晶的方向性越强.SiC/ZL109铝合金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基体凝固时,α—Al首先在泡沫筋的附近形核,然后逐渐向泡沫孔的中心长大.α—Al枝晶形成轮廓以后,中心富硅区发生共晶反应,筋表面的共晶硅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4.
以各向同性噪声作为背景噪声场,对矢量水听器阵波束形成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析各向同性噪声场中声压、振速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最大信噪比准则推导了基阵的最佳增益与噪声场特性和阵列流形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最佳增益权对阵列接收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通过对矢量水听器阵进行分解,将最佳增益波束形成引入矢量阵信号处理中.以二维压差矢量水听器阵作为接收基阵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湖上试验,结果表明,矢量阵的最佳增益波束形成可以获得性能更优的波束和更大的空间处理增益.  相似文献   
5.
跨技术通信迅猛发展推动着单一网络向异构无线网络的转变,该转变极大地提高异构无线设备(如Wi-Fi和ZigBee)的高效共存和协作,但也给异构无线网络中的数据分发问题带来了挑战.由于异构网络节点通信范围差异和低占空比节点周期性睡眠的特点,传统数据分发方法不能高效地利用信道资源而导致较低的分发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异构网络的并行数据分发方法.通过数据分发时延和能耗定义新的系统损失函数,并证明了损失函数的合理性,利用信标控制的延迟接收数据包的分发策略,从而实现对周期性睡眠的ZigBee网络进行高效数据分发.进一步地,该文根据动态规划的思想,推导出系统的整体能量损耗和时延的最优值.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在考虑时延和能量损耗的前提下,该文的数据分发方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数据分发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山在用提升设备检测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电技术和DSP的非接触速度测量系统,系统采用BURG谱估计法对信号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得出信号的功率谱图,进而求出实时速度,与标定装置的比对表明系统的测量稳定,实时性好,偏差小于±0.1m/s;系统可实时显示速度曲线,自动计算加速度和减速度,并可现场实时打印出测量数据和结果,为矿山在用提升设备的现场检测提供了新的一种检测检验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 L2 (Rd)空间小波基的一种新型构造方法 ,此方法构造出来的小波基不能由张量积产生。  相似文献   
8.
考虑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役期间可能发生的典型的过冷瞬态(大破口失水和小破口失水事故),针对不同的裂纹形式运用MSC Marc程序进行断裂力学分析,进而确定容器在哪种裂纹和哪种瞬态下最危险,分析中考虑了堆焊层对断裂分析的影响. 运用有限元法进行断裂力学分析结果与理论解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三维网络SiC/Cu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显微组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三维网络SiC/Cu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铸造压力、网络SiC骨架预热温度、浇注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凝固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网络SiC陶瓷骨架在晶体生长和结晶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在网孔内可形成垂直于骨架表面的枝晶网络,或形成粒度细小且分布均匀的等轴晶组织;骨架的孔径对显微组织的影响也很大,细小的孔径有利于晶粒细化和组织均匀化,粗大的孔径助长宏观偏析和铅的偏聚.骨架减轻了复合材料中锡的反常偏析,使锡的偏析主要发生在骨架表面附近的微小区域,从而避免了在铸件表层的集中偏析.  相似文献   
10.
A novel peptide-based gemini surfactant, namely, sodium dilauramidoglutamide lysine (DLGL) was employed to fabricate a stable nanoemulsion system for the delivery of hydrophobic bioactive ceramide-2 molecules. The phase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and stability of the nanoemuls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LGL and ceramide-2 molecul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hase properties of the mixture of DLGL and ceramide-2 by X-ray diffraction,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revealed remarkable reduction in the crystallinity of ceramide-2 due to the presence of DLGL. The spherical shape and nanometer size of nanoemulsions emulsified by DLGL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nanoemulsions prepared using DLGL exhibi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article sizes even after storing them for a month at 50 °C.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LGL readily associated with ceramide-2 to form a relatively stable structure.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DLGL and molecular rearrangement of DLGL and ceramide-2 attributed to a break in the continuity of the molecular assembly of ceramide-2, which hampered its crystalli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