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中国医学   3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修订和完善广藿香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为合理控制广藿香药材和饮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收集23批广藿香药材和32批饮片代表性样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广藿香项下标准修订叶片粉末的显微鉴别方法;简化薄层色谱鉴别前处理方法,建立以广藿香对照药材和百秋李醇对照品为对照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改进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制备方法,修订药材指标性成分限度;新增广藿香饮片标准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项。结果 建议显微鉴别中腺鳞头部细胞描述为“细胞壁多破裂而呈裂隙状”;薄层色谱方法中用石油醚超声提取、乙酸乙酯复溶代替原标准中提取挥发油的前处理方式,以5%茴香醛浓硫酸溶液为显色剂,所有样品与广藿香对照药材和百秋李醇对照品在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改进后方法前处理简单、展开效果好、斑点清晰;建议适当提高药材醇溶性浸出物限度,用乙醇作溶剂时不低于4.0%;采用无水乙醇替换毒性较大的三氯甲烷作为含量测定提取溶剂,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23批广藿香药材百秋李醇质量分数和平均值分别为0.34%~0.92%、0.58%,建议药材标准中提高百秋李醇质量分数限度为0.22%;新增饮片检查项目,其中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1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新增饮片浸出物项目,限度同药材标准;新增饮片含量测定项,32批饮片中百秋李醇质量分数和平均值分别为0.12%~0.46%、0.29%,建议饮片中百秋李醇质量分数不低于0.2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可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新增项目和制订的标准限度合理,可用于广藿香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作为一种名贵的滋补类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多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基于中国知网及PubMed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分析当前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总结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DHP)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分析其多糖成分与其他常用石斛品种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DHP,为DHP产品的深入开发与研究及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QAMS)评价中成药丹参片的质量。方法:以丹参酮ⅡA为参照物建立丹参片醌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相对校正因子,以QAMS测定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结果:建立了丹参片HPLC指纹图谱,并指认了全部5个共有峰,12批丹参片的相似度均大于0.99;QAMS测定了丹参片中3个醌类成分的含量,样品间存在一定波动性。结论:指纹图谱与QAMS结合的质量控制模式准确可靠,可为全面合理评价丹参片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质量评价作为保障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安全有效的有力手段,对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中药质量多以法定检验标准为准入门槛进行低限控制,质量等级标准缺乏,致使中药质量仅能满足基本要求,而“优质优价”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公平严重受损,这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开展中药质量优劣评价研究,构建中药质量等级标准体系对于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对中药材质量评价现状进行概述,针对目前中药材质量评价的瓶颈问题,提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等级标准研究思路,包括关键质量控制指标确立、综合质量评价方法建立、质量等级标准验证等内容,以期为建立中药质量等级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管理等,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2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组织下,汇总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检结果,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检数据进行梳理并对总体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体合格率为98%。针对质量和标准问题提出相关的监管策略与建议,为提高中药材及饮片标准,提升监管效力、监管水平提供大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旱生卷柏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青  林瑞超  马双成  冯芳 《中草药》2003,34(4):298-299
目的 研究早生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 早生卷柏的乙醇提取物,经水混悬后的不溶物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用硅胶枝色谱、薄层色谱制备以及Sephadex LH—20枝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种化学成分。结果 经理化测试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化学结构,分别是:大黄素、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大黄素系首次从卷柏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LichrospherC1 8(5 μm ,2 5 0mm×4 6mm) ,流动相 :甲醇 -乙腈 -水 -冰醋酸 (4 0 :1 0 :5 0 :1 ) ,流速 :1ml/min ,检测波长 :2 80nm ;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 1 2 8~ 8 0 0 μg ,r=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1 0 1 1 1 % ,RSD为 1 84 % (n =5 )。说明本法操作简单 ,分析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HPLC-ELSD测定芪鹿益肾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陈岳蓉  马玲云  马双成 《中成药》2004,26(8):629-631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芪鹿益肾片(黄芪、鹿衔草、白术、茯苓、党参等)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IQ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为1.0mL·min-1;柱温:25℃;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氮气流速2.6m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2.288~22.88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分别从本草记载、药理活性以及化学成分等角度对猪胆的药用历史及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然后对猪胆的国家及地方质量标准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表明猪胆具有广阔的药用前景,为使其更好的发展,猪胆的质量标准应该进行修订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马鞭草中6个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方法 选择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含0.05%甲酸和2.5 mmol·L-1甲酸铵的水溶液(A)及含0.05%甲酸和2.5 mmol·L-1甲酸铵的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3%~8%B;12~25 min,8%~15%B;25~26 min,15%~3%B;26~30 min,3%B),流速0.3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1 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通过优化三重四极杆的MS参数及6个分析物的MS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含量测定结果,采用暴露限值(MOE)结合热水提取转移率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仪器精密度、线性范围、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试验等方法学验证,其结果均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印美定、石松胺、印美定氮氧化物、石松胺氮氧化物、蓝蓟定氮氧化物和蓝蓟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84~49.20,0.994~49.70,1.012~50.60,1.032~51.60,1.004~50.20,1.016~50.80 μg·L-1,这6个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7.2%~94.2%,RSD均<4.0%;MOE均>1万。结论 建立的UPLC-MS/MS稳定可行,可为马鞭草中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